上联:既往不咎,下联怎么对
相关推荐
-
20对寺院对联,都是人生大境界!
北京潭柘寺 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杭州灵隐寺 上联:人生哪有多如意: 下联:万事只求半称心. 乐山凌云寺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 ...
-
历史上最奇葩的对联,上联与下联一字不差,...
历史上最奇葩的对联,上联与下联一字不差,专家评价:千古绝对 对联用途广泛,几乎涉及生活各个方面,除了众所周知的春联之外,还经常被用在贺寿.结婚.乔迁以及哀悼死者时的挽联.古代庆祝理发店开业,会送上&q ...
-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艺术形式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期,江西庐陵曾出土了一尊铁十字架,其上写道: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 ...
-
最经典的千古绝对,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网友:能读懂的都是天才
千年以前,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寝殿门板桃符上提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为了中国第一副春联,也是最早的对联.自此以后,对联这种文学形式开始风靡于古代文人之间,一直到如今仍充满 ...
-
中国最古怪的对联,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却流传千年至今无人超越
在古代历史上还有不少在对对子上有所造诣的文人,比如我们熟知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就是其中一位.唐伯虎为人性情放荡不羁,虽然在荧幕上的形象有所夸大,但是也不算空穴来风.他曾经和乡野老农有过一次对联过招,老农说 ...
-
历史上最“古怪”的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能读懂的都是大师
此外,对联还有多个名字,比如对偶.门对.对子.桃符等.再者来说,对联也并非只是写在纸上的,还有写在布上,或者是刻在竹子.木头或者是柱子上的.其特点为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字数相同.结构一致和平仄协调. ...
-
明朝有幅“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一字不改,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映波娱乐关注2021-04-24 15:08大图模式每到过年过节,中国人为了庆祝节日就要在家门口贴对联,对联起源于何时,学者都被搞糊涂了,明清学者中有的说是南北朝,还有的说是五代时期,大学士纪晓岚就是 ...
-
春联上联和下联怎么区分如何贴 对联上联贴在左边还是右边
2021-02-08 在以往,我国春节贴的春联,大多是请村子里学问高的先生到家里来写,然后在先生的指导下贴上的.那过年春联上联和下联怎么区分如何贴?上联贴在左边还是右边? 上联下联的区分: 1.按字 ...
-
成都一幅楹联只有上联,下联空缺100多年
四川成都有座望江楼,又名崇丽阁,悬挂着一幅楹联,只有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下联空无一字.从1889起延续至今,100多年来历经清朝,民国,新 ...
-
历史上最奇葩的对联,上联与下联一字不差,专家却评价:真实绝对
在中国古代对联用途广泛,几乎涉及生活各个方面,除了众所周知的春联之外,还经常被用在贺寿.结婚.乔迁以及哀悼死者时的挽联.古代庆祝理发店开业,会送上"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作为 ...
-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却成为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艺术形式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期,江西庐陵曾出土了一尊铁十字架,其上写道: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