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2金2银的张雨霏负重40公斤引体向上:你能拉几个引体?

在今天上午的游泳比赛中,徐嘉余、闫子贝、张雨霏、杨浚瑄组成的中国游泳队拿下男女4x100米混合泳接力银牌,这也是张雨霏在本届奥运会的第4枚奖牌。

该项目奥运会新增的,同时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是由中国队保持的,尽管中国队成绩不错,但英国队成绩更佳并且打破了中国队创造的世界纪录。

被誉为中国新一代“蝶后”的张雨霏来说,她也用两块成色十足的金牌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蜕变。

出生于游泳世家,3岁就跟随父母下水训练,再加上超乎常人的乳酸代谢能力,张雨霏从事游泳事业的先发优势,然而成功路上,没有谁能一帆风顺,张雨霏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后背两侧的肌肉高低不均,这对于平衡性要求极高的蝶泳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不过,张雨霏没有向困难低头,她通过刻苦的训练和辅助,始终努力地寻找身体的平衡点。

张雨霏18岁就站在了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然而,人生的首次奥运之旅却只留下了苦涩。

接下来的五年中,张雨霏也更加刻苦地训练,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比起在赛场上哭,更想在训练场上多流点汗”。

来到东京前,张雨霏已手握女子200米蝶泳今年世界最好成绩和女子100米蝶泳世界第二好成绩。

奥运夺金,志在必得。然而在女子100米蝶泳中,她仍以0.05秒的微弱差距与个人奥运首金擦肩而过。

很多人都为她感到可惜,她却不以为然,张雨霏对着镜头庆祝,露出标志性的甜美笑容并握拳大喊了一声:“加油!”尽管最终离冠军只差了一个指尖,但张雨霏还是对自己的表现十分满意。“我给自己表现打99分,剩下那1分,我希望自己的心态可以更好。”

胜不骄败不馁,豁达而自信,这也是运动员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202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上迎来成绩井喷之前,张雨霏更多是在接力项目上取得不俗的成绩。然而,由于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延期,国际大赛纷纷取消。

中国游泳队经历“史上最长”的冬训。在此期间,队伍上下重点抓体能,这也给张雨霏的爆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游泳这个需要极强背部力量的项目,张雨霏不仅可以轻松完成引体向上,更是可以负重引体,我们来看下张雨霏体能训练视频,你就知道她为什么可以中国游泳的领军人物。

她甚至可以负重三四十公斤完成引体向上,这样的能力就是奥运冠军的能力,没有人能够轻轻松松获得金牌!

跑者就不需要上肢力量了吗?

完成不了引体向上你不可能跑得快

很多跑者会认为跑步就是用腿跑,跑者不需要练上肢,更不需要完成引体向上,这种认知完全是错误的。

跑步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需要全身肌肉协调发力,腿部力量有多强,背部量就需要有多强。为什么这么说?

1、背部力量不强,跑起步来驼背现象明显

不仅影响跑步姿态,使身体无法保持跑步时躯干正直、挺拔的体态,同时也妨碍呼吸。如果跑步时含胸驼背,别说半马全马,跑个10公里你就会开始肩酸背痛。

2、良好的背部力量能够增加跑步中适度旋转并带来送髋效果

跑者一定疑惑摆臂为什么跟送髋有关,一个手上动作一个腿上动作,怎么可能有关系呢?

还真别说,关系还真的很大。

因为加强摆臂,特别是强调手臂的用力后摆可以带动躯干适度左右旋转,而躯干的左右旋转借助腰椎-骨盆-髋关节复合结构,带动骨盆左右旋转,这就帮助形成了送髋技术,此外上肢用力后摆可以有效牵拉腹内外斜肌,从而形成躯干牵张反射,促使骨盆在肌肉牵张反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左右旋转。

举例来说,当你右臂用力后摆,左侧躯干就会向前转动增强,这样就帮助形成了左髋的送髋动作。

当速度较快时,摆臂,特别是后摆的加强,有助于通过躯干适度扭转帮助形成送髋技术。而后摆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的背部力量。

如果只是跑步健身,那么一个引体也做不了,也没啥关系,如果你想成为高水平跑者,比如全马跑进400,330,甚至300,一个引体也做不了,恐怕基本不太可能实现,背部力量是衡量跑者力量的重要方面!

跑得有多快,俯卧撑就得有多强

当我们迈出左脚,会导致躯干随着左脚向右旋转,这时如果没有右手向前摆出,躯干就会有可能过度旋转。

前文说了跑步时躯干少量旋转是允许的也是合理的技术,但躯干不稳定,过度旋转就是错误的,正是因为有了手的配合,来平衡下肢摆腿的动力矩,才使得人体跑步时呈现出协调优雅的跑姿。

上肢对于跑步的三大作用

跑得越快,躯干旋转力矩越大,所需要的上肢摆动也需要更有力来平衡躯干和下肢,你看看基普乔格的胳膊肌肉,你就知道越是高水平运动员,上肢力量就需要更强。

基普乔格有力的上肢

大量的研究也发现通过合理地摆动双臂,跑步者的成绩可以提高近12%。不会使用双臂甚至不知道利用双臂对于跑友来说将是重大的损失。

所以,我们看到马拉松运动员,其实上肢肌肉也挺发达,并非印象中的细胳膊。

俯卧撑也是预测健康的重要指标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其在2019发表的一篇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表明,证实了俯卧撑力量与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也就是说俯卧撑做的数量越多,未来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猝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显著降低,反之则越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这项研究对于1104名男性进行了长达10年的队列跟踪研究,结果显示,与完成不到 10 次俯卧撑的人相比,能完成超过 40 次俯卧撑的人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明显降低。

这说明俯卧撑所代表的上肢以及全身力量,可以很好地评估健康,特别是预测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能完成40个俯卧撑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生最少

对照俯卧撑国际评价标准

看看你能做多少个?

我们节选了美国运动医学会健康体适能评估手册《ACSM's Health-Realated Physical Fitness Assessment Manual》的标准,这样大家就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标准来评估自己的体能水平了。

俯卧撑男子采用标准姿势;

女性可采用简易版的俯卧撑(膝关节支撑);

具体测试要求如下:

男性俯卧撑测试标准动作进行,双臂伸直,俯卧姿态支撑于地面,两臂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抬头挺胸,背部挺直,双腿伸直,脚部支撑;

女性则采用膝关节支撑进行。向下时屈肘90度,腹部不能触及地;撑起时双臂伸直。测试过程,无间歇连续进行直至做不动为止。

总结

引体向上力量的增强看似与跑步无关,但其实关联度非常大,走得多快,跑得多快,全身力量就需要多强,要想成为高水平跑者,力量训练太重要了。

天气炎热,跑步不易,适当增加室内力量训练,弥补短板,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