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第47集:全面反攻的冲锋令

(0)

相关推荐

  • 石英:我那失散的解放区的书

    少年时在胶东故乡,参军前我也有一个小小的"书屋".其实就是在我家西间的柜上,排列了一行我积存起来的三十几本书,两头用蓝色铁质的"书立"夹着,这"书立& ...

  • 协商建国,中国共产党在大决战前夕发出“五一口号”

    1948年3月中旬,毛泽东离开陕北杨家沟,临行前夕,他起草了给党内的一份情况通报:"本年内,我们不准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因为时机还未成熟.在本年蒋介石的伪国大开会选举蒋介石当了总统,他的威信 ...

  • 【军史琐忆】张建国||创业艰难百战多

    创业艰难百战多 张建国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单位组织我们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活动.其中一个内容是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回顾党领导人民军 ...

  • 第23课 《内战爆发》部编版八上历史

    济南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当时放眼我们整个中华大地,除了胜利的狂欢,更多的是衰败的经济,凋敝的民生,停滞的教育,流离失所的人民.展示图片:全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 ...

  • 王哲回忆录 | 目标,正前方,开炮!

    戳这里,回顾前期精彩 作者:王哲 解放战争时期 三千里行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的神圣抗战终于胜利,消息传到延安,万众欢呼雀跃,高兴得热泪盈眶. 早在8月10日,延安总部 ...

  •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榆林、延安行(12)

    早已预定了今天下午的火车票离开延安,昨天我对安总说,还有半天时间,我想看看杨家岭和枣园.安总说,没问题,这两处都很近,你们可以多睡会,我们9:00出发. 定闹钟8:10,洗漱后退房,去隔壁饭店买了包子 ...

  • 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

    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

  • 乌兰夫与新三师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辛丑年春节 鄂尔多斯市 的大街小巷 处处洋溢着祥和 喜庆的新春氛围 乌兰夫纪念馆讲解员在给参观的游客讲解. 记者 孟和朝鲁 摄 抚今追昔,我们不曾忘记 上世纪30.40年代 有 ...

  • 《红色印记》第一集:开国领袖的家国情怀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到韶山>发表时,写有 ...

  • 《红色印记》第二集:践行修养的人民公仆

    00:00 [节目链接] 节选自<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 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是什 ...

  • 《红色印记》第50集:这份206字的普通作战命令为何成为一级藏品?饶立群讲述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讲解员饶立群,我讲述的文物是一份非同寻常的命令,现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份命令是份红头文件,红框白底黑字,一共206个字,签发于1947年2月10日. ...

  • 《红色印记》第四集:戎马一生的柔情速写

    1933年8月1日,因为革命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彭德怀被授予了一枚红星奖章,连同抗战时期缴获的战利品--左轮手枪,和红军时代的八枚银元一起,被他珍藏了一生. 抗战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丁玲作为西北战地访问团 ...

  • 《红色印记》第4集:国共携手赴国难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一个年近80的老文艺工作者.配音演员乔榛.我讲述的文物是李大钊在国民党"一大"上的发言稿--<北京代表李大钊意见书>.位于广州的 ...

  • 《红色印记》第5集:完成革命始回头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播音员苏扬. 我要讲述的文物,是革命烈士金佛庄在黄埔军校时期的三份任命文件. △金佛庄在黄埔军校时期的三份任命文件 这三份文件分别是两张任命状和一张委任状,每张 ...

  • 《红色印记》第六集:倥偬岁月的军人家风

    [节目链接] 罗荣桓写给儿子罗东进的家书 你爸爸20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外,一无私有. 家书抵万金,从艰苦中 ...

  • 《红色印记》第6集:纷飞的“动员令”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昆曲演员--魏春荣. 我要讲述的这件文物是五卅运动时期刻传单用的钢板.这块钢板现收藏在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 这块刻蜡纸用的钢板,呈长方形,镶嵌在一块斑驳 ...

  • 《红色印记》第8集:调研出真知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八一电影制片厂解说员吴俊全. 我讲述的文物是毛泽东留存最早的农村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这本只有12页的小册子现收藏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