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园、九间头、宜稼堂......话说乔家路往事(作者:倪祖敏)

(0)

相关推荐

  • 乔家路的故事 | 3 “九间楼”背后的故事

    尽管乔家路234号至244号的这幢建筑,被文管部门认定为"徐光启故居",并在房前立碑标志.但是,各种报刊上关于徐光启故居"九间楼"的文章很多,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 ...

  • 即将消失的乔家路

    根深林茂 器材:HUAWEI EVR-AL00 光圈:f/1.8 快门:1/999963365 焦距:5mm ISO:50  记载:"清朝时,今乔家路原是一条河浜,该浜东引薛家浜水进小南门( ...

  • 乔家路专栏 | 3 谁来为乔家路喝彩

    前言 18年前,当我路过乔家路西端头.河南南路先棉祠弄口时,见到上海市区内仅有的一座黄道婆祠堂的遗址上造起了一幢高楼,便觉得不可思议.于是,请了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与<新民晚报>的记者一同 ...

  • 乔家路专栏 | 5 太卿坊到底在哪里?

    太卿坊到底在哪里?一些历史专业工作者与爱好者经常就这个问题进行争论.其实,争论这个议题已无多大意义.因为,原建筑早已被毁,对一个荡然无存的建筑再去争论不休,既无必要,更不会去重建.但是,我还是愿意撰文 ...

  • “九间楼”是徐光启的故居吗?

    关于"九间楼",百度百科上作了如下表述:"九间楼(Jiujian Lou) 在南市区乔家路234-244号.原为徐光启故宅,建于明万历年间,因上下二层各九间,故称九间楼. ...

  • 看展回顾 ‖ 第41期:最后的老城厢

    合影 本次看展活动共有16名朋友参与. 行程安排 简介 这个世界变化实在太快了,一年不到的时间作为上海之根的老城厢很多街道和小区已经人去楼空,曾经烟火气很足的乔家路.光启路.巡道街变得冷冷清清. 上海 ...

  • 乔家路专栏 | 2 徐光启故居背后的故事

    关于徐光启的故居,报载的文章较多.但是,不少文章存在着你抄我.我抄你,以讹传讹,失实的情况.对此,作为朱氏的后人,我特撰文作一廓清. 我外公姓朱,是上海本地人,清末,住在老城厢里.他是老城厢里的乔家栅 ...

  • 老城厢乔家路历史民宅

    乔家栅是驰名中外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创始于清宣统元年 (1909 年 ),其前身是永茂昌汤团店,最初的店主姓李,安徽人.由于他经营的汤团选用糯米.赤豆.鲜肉等都比较讲究,拌豆沙的玫瑰也是亲自用糖腌制的, ...

  • 乔家路的故事 | 7简单再说几句郁家的“宜稼堂”

    乔家路巡道街口有座坐北朝南.名叫"宜稼堂"的深宅大院,这是海上望族郁泰峰(名松年,字万枝,生卒年为1799-1865)的私宅,至今已有一百九十多年的历史.建筑面积为1619平方米, ...

  • 乔家路专栏 | 6 梓园的前身“立德堂”

    乔家路113号为梓园遗址.我们小时候都叫它"王家花园".王一亭的曾孙王孝方告诉我,外界都不知道梓园的前身叫"立德堂",他拿出了几张照片给我看. 我小时候听里弄干 ...

  • 乔家路的故事 | 10听王孝方先生讲述“梓园”的往事

    乔家路113号是"梓园"的前门,药局弄36号是后门.梓园原名"王立德堂".因为这个花园是王家的,所以附近的居民又叫它"王家花园". ▲梓园俯 ...

  • 老城厢乔家路113号梓园

    乔家路113号梓园,原名宜园,由周金然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时代为乔光烈居处,当时人称此地一带为"乔家浜"(现名"乔家路").后园归郁氏,易名为借园.富商郁氏家藏 ...

  • 活动纪实 | Citywalk:乔家路&“梓园”今昔 . . .

    中华路581号 小南门火警钟楼  上海"辛亥革命"攻打"江南制造局"出发地  缅怀南市巡道街"梓园"宅基地 南市乔家路"梓园&qu ...

  • 乔家路的故事 | 6再说说“药王庙”与“同仁辅元堂”

    药局弄95号是"药王庙"(也称神农殿)与上海中草药商业同仁公所.药业慈善机关"同仁辅元堂"的所在地.庙门前的这条路叫"同仁辅元弄".这条马路 ...

  • 三只小猪闯天下(二十九)—告别大松树,重返归家路

    在这以后,二黑每晚都会准时来到松树爷爷的身旁,听松树爷爷讲它漫长的一生中经历过的所有的事情.通过松树爷爷的讲述,二黑也知道了更多小动物在这座大山中发生的故事,更多小植物们的生长历程.就这样在松树爷爷的 ...

  • 九间堂980平别墅现代混搭风格装修效果图

    设计说明: 现代简约风格是以简约为主的装修风格.简约并不是缺乏设计要素,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作境界.在室内设计方面,不是要放弃原有建筑空间的规矩和朴实,去对建筑载体进行任意装饰.而是在设计上更加强调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