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江涛 中国太极大学 3月18日
o太极拳是减法,不是练习力量增加,而是练习拙力减小,最后把拙力都去掉,内劲就产生了。o紧中松是真松!求得真松之后,真紧自然就会了,松中紧才是真紧!练的是紧中松,用的是松中紧。o太极拳松的真实感觉是怎样的。还是从太极拳的身法要求说起吧。1虚灵顶劲的感觉就像自己的脖子像鸵鸟的脖子,很长,觉得自己的脊柱都是脖子,就像一串珠子一样。2含胸拔背的感觉就像背部背着一口锅,老怀疑自己罗锅了,胸部没了,就剩那口锅了。3沉肩坠肘的感觉就像肩关节脱臼一样,挂在身上,肩和肘都没了,就剩下硕大的掌了。4松腰落胯的感觉就像自己的裤子没有系腰带一样,有裤子老要滑落的感觉。5迈步猫行的感觉有点象天鹅的腿一样的行走,两条腿好像没连在一起,裆部分开的很宽。平时走路就像两条踩高跷的两条腿一样,好像自己的腿没有了。感觉怪怪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都是练出来的,不是臆想出来的,至于怎样练出来,那就发挥你的悟性吧。o先辈把发力比喻为“弹簧”。弹簧恢复常态是“本能”。人体“压缩”,“扭转”,后有恢复正常的本能,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威力无穷的'内力“。一一萝卜酒o懂劲定义如下: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得到的能将受力点的力转移到支撑点的能力,及能将支撑点的反作用力,转移到接触点的能力叫做懂劲。一一邓文平o太极重命门,气功重丹田。练太极拳要时刻注意发挥命门穴的枢纽作用,命门穴是全身重心之所在,执中达四旁,劲贯脊中,力由脊发,命门穴为原动力之源泉,知命门方可知太极。·“一身备五弓”指的是身躯犹如一把弓,两手为两把弓,两足又为两把弓。五弓合力即为全身的整体劲。五弓以身弓为主,身弓以腰为弓把,腰脊命门穴始终以意气贯注,中定不摆。动作时以命门穴为轴心,以两腰肾的抽换来变换身体的虚实。“身弓”对身法非常重要,腰脊一转周身皆动,体现了腰脊的主宰作用。而命门穴位于身弓的中心位置,有助于身体的动态平衡,起中定作用。·“气撑命门”后,内气上行贯大椎、肩、肘、腕,内气下行贯穿胯、膝、足跟,方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完整协调境界。太极的发力方法就是“气撑后命门”用意把“命门”外撑,同时取得足蹬地的反作用力,合力发出爆发力,全身发力。o腿不要直,直则无力。腿不要太弯,弯则废力。一一萝卜酒o掤劲发力时,心气下沉、足蹬地、转膝、拧裆转腰、转胯、旋脊、转背、旋膀,将掤劲从手臂螺旋发出。o人体的中正就是找到骨头支撑的角度,所谓“空”就是肌肉不用力,骨头支撑。骨头支撑,从头到尾的肌肉都不用力,就是“气降”。一一萝卜酒o内劲一卡通:1,推手就想左耳捎。2,鼻尖、膝尖、脚大趾尖三尖想照。或把鼻尖想像成上嘴唇,脚大趾想像成下嘴唇,两臂想像成筷子,对手想像成肉,上下一扒拉对方就倒。3,推人不想手,想提膝盖要走路的感觉。不真提。一一张耀忠o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太极拳之道理也。一一李雅轩o两腿如车箱下之大盘簧,要有很大的松弹力;又如载重之船舟,漂浮于江面,沉重而又有动荡的样子。所谓动荡,不是自动,而是因水涛之动而动。一一李雅轩o两臂要松掤,不是硬掤,如秤杆之挑着秤锤然,要有灵机感觉,听得出极小的轻重感应来。此所谓立如平准,所谓蝇虫不能落也。一一李雅轩o站桩训练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求松;第二个阶段是求静;第三个阶段是求空。o发力的真正不传之密是“大形过位”,就是步要过人,身要过人,手要过人,整个人要过人,步要过人,前脚要超过敌人的后脚,你的步要把敌人掀起来、趟出去。身要过人,把自己的重心砸在敌人的重心上,要把敌人砸倒、撞飞。手要过人,要把敌人打穿、打透,打的是后脑、后心,而不是脸、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