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道特色风味家常菜
盐菜炒乌贼

制法:
1.把土盐菜用清水泡发透,控干水再切成寸段备用。
2.把乌贼切成坡刀片,下到开水锅里汆熟以后,倒出来备
用。
3.净锅里放少许油烧热,先是下五花肉片炒断生,加入干辣椒节、小米椒丁和二荆条辣椒丁炒香后,再把盐菜节和乌贼片放进去,边炒边加入盐、味精、鸡粉、胡椒粉和酱油,炒入味便可装盘上桌。
辣子蛙丁

这道菜是在辣子鸡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味道香辣,口感外脆内嫩。
制作:
1.牛蛙治净斩成丁,加盐、料酒拌匀稍码味,再加干生粉拌匀,随后放入七成热的油锅,炸至外表金黄酥脆待用。
2.土豆去皮后切成丁,放入六成热的油锅炸至金黄酥脆且内熟时,倒出来沥油。
3.锅留底油,先投入干辣椒节和花椒炝出香味,再下炸好的蛙丁和土豆丁翻炒,其间加盐、味精、鸡精、白糖和香油调味,起锅前加入葱花、酥花仁和熟白芝麻,即成。
锅巴丸子

原料:
猪肉末500克水晶锅巴1袋鸡蛋液2个玉米淀粉60克小苏打2克盐、酱油、鸡精、味精、鱼香汁、色拉油各适量黄瓜1根
制作:
1.把猪肉末纳盆,加入鸡蛋液、玉米淀粉、小苏打、盐、酱油、鸡精、味精和少量的清水,顺着一个方向搅匀成肉茸。另把水晶锅巴捶碎,黄瓜切成短节摆盘内。
2.锅入色拉油烧热,把肉茸挤成丸子并粘匀锅巴碎,待下入油锅炸至外酥内熟时,捞出来摆在黄瓜节上边,最后浇上炒热的鱼香汁便好。
子姜鸭

原料:
麻鸭1 只(约1100 克) 、子姜250克、大蒜150克、青美人椒50克、尖椒50克、干花椒25克、泡椒末、郫县豆瓣酱、老抽、生抽、白糖、料酒、鸡精、味精、盐、胡椒面、色拉油各适量啤酒半瓶
制作:
1.把麻鸭宰杀治净后,斩成小丁。子姜切小滚刀块,青美人椒和尖椒分别切小节,大蒜从中切破,均待用。
2.往锅里倒入色拉油烧至九成热,投入干花椒、大蒜爆一下,再倒入鸭肉丁,用中火爆至色金黄、亮油时改小火,下泡椒末、郫县豆瓣酱、老抽、生抽、白糖,炒至鸭肉呈樱桃色后,倒入半瓶啤酒,加入鸡精、味精、盐、料酒,下子姜块焖约10分钟。
3.焖至锅里鸭肉软熟且汤汁浓稠时,下青美人椒节、尖椒节翻炒,起锅前撒入少许胡椒面,装盘即成。
干蒸老番鸭

特色:
番鸭带有浓郁的异味,为了遮盖这种异味同时增加香味,我们用芝麻油炒香大量姜片和鸭块,注入大量米酒炒香,再搭配牛奶根、陈皮一同长时间蒸制,成菜肉质鲜美,而且带有非常好的滋补功效。
制作:
1、净番鸭1只(养殖了3—5年的,净重多控制在5千克左右,一只鸭子一般可以出5份菜肴),切成重约35克的大块,用清水浸泡30分钟。
2、锅内放入芝麻油300克,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老姜片200克,中火煸炒出姜辣味,放入鸭块,中火煸炒至鸭肉变色,烹入客家米酒300克,下入盐、鸡粉各10克翻炒均匀。
3、鸭血200克洗净,切成火柴盒大小的块,放入热水中大火焯透,捞出控水。
4、取容器,放入牛奶根150克、泡软的陈皮50克、鸭血块,将步骤3的原料全部倒入,将装有原料的容器入蒸箱大火蒸3小时,取出上菜。
牛奶根:
为桑科植物裂叶榕的根,生长于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云南、福建一带,味甘、微辛,性温,有补脾肾、祛风湿、通筋络的作用。
干拌肺片

此道干拌菜,与传统的干辣椒面、干花椒面做成的干拌菜不同,用的是鲜尖椒和藤椒调味,突出的是一种鲜麻鲜辣风味。
制作:
1.把牛心、牛舌和牛金钱肚治净,入白卤水锅里卤熟捞出,晾凉后切成薄片;另把青尖椒、红尖椒、香菜、芹菜切成碎末。
2.将切好的肺片纳碗,加少许的盐、青尖椒末、红尖椒末、香菜碎和芹菜碎和匀,淋少许藤椒油稍拌,装在食品盒内上桌,由服务员当着客人的面打开,倒在盘内即可食用。
客家鸡酒

特色:
这道菜跟黄酒煮鸡有些相似,不同的是鸡块煲制前,我们先取芝麻油将鸡块煎至金黄,煲制时又增加了一点党参和红枣,所以菜肴的香味更加浓郁。
制作:
1、客家走地鸡半只(净重600克)洗净,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
2、锅内放入芝麻油40克,烧至五成热时,放入姜片10克爆香,下入鸡块,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倒入客家米酒没过鸡块,下入党参3克、干红枣2克,大火烧开,改小火煲25分钟,用冰糖(冰糖的用量要根据米酒的甜度来调整)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