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怀疑人生的时候,还要坚持吗?

『跑你』普及跑步技术,科学训练,运动营养,急救知识——跑步不受伤,小白快入门。愿跑友亲们更健康不受伤,一起跑一辈子。

原创技术文章,真实案例分析

文 | 老Q

夏天到了,从备战周期来看,如果目标是11~12月份赛事的话,高强度训练(比如传说中要死要活的间歇)正好是在最热的时候进行。

这里说的间歇是指丹尼尔斯体系的间歇跑(I跑)训练,以配速进行。举个实例,一个全马400的选手,他需要跑的间歇训练很典型的就是:

以4:39 ~ 4:18的配速跑5趟,每趟3分钟,中间休息3分钟。

这个间歇跑配速没概念?来对比一下:400完赛的同学,他的平均配速是540左右。他的间歇跑要比完赛的配速每公里快1分多钟。

如果你没跑过间歇,那么有没有跟Keep之类的运动app做过一些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动作?比如波比跳10次休息20秒,连续6组之类的。

HIIT也没做过?

请脑补一下被狗追的场景,你狂奔一段,累得不要不要的,然后狗不追了,你扶着电线杆喘大气……狗又追过来了你又逃。如此循环几次。

是的,你可以想象出来,间歇跑训练就是这种状态,以前就写过:严重怀疑人生的间歇跑之正确姿势

现在重新审视一下这种状态,当跑到严重怀疑人生、身体累得不要不要的时候,还要坚持吗?

传统观念是No pain no gain,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那啥啥”。所以有些高手跑1000米间歇会连续跑上20趟,我伙呆吧。

没概念?对比一下:普通跑者能跑5趟1000米算不错的了,跑8趟且不掉速的话很不错,著名的亚索800是跑10趟800米。

这里不想争论到底跑多长距离跑多少趟更合适,给大家分享一下老Q现在的认知。

这一两年老Q都在研究、练习、强化知觉,也有类似间歇跑这种高配速的知觉训练。比如800米或1000米速度训练,跑跑歇歇的这种。

这种高配速训练的目的主要是:

  • 高配速本身的知觉

  • 对身体的控制

  • 发力/动作的协调

  • 高配速下身体的姿态/位置

顺便,你就能把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给练出来了。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知觉,也是最近一年来老Q文章里反反复复提到的一个词儿。

回到今天的问题:如果跑间歇跑到死去活来还继续练不?

传统的答案是要的,17年以前的老Q也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呢?难说。

这么说吧,如果你进行间歇训练跑得东倒西歪,动作严重变形,还在那儿硬撑着,这样的坚持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除了会带给自己的精神、肉体双重的折磨打击。

亲们能明白吗?就算你能勉强维持住配速,你在那种状态下的知觉已然是不正确的——蹬地,跨步,双臂猛摆,这些不要不要的动作可能在你辛苦维持配速时全都回来了,还会带来极大的受伤风险。

这种勉强维持的训练,是不是有点吃力不讨好的味道?真的不要也罢。

---

跑你·线上求索营已经开始,欢迎各地同学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