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陈曼生紫砂壶鉴定常识

  陈曼生的书法,历史上的地位较高。他从碑学入手,四书皆工,皆具法度,为后世书家所推崇。清人蒋宝龄在《墨林今话》中这样评价说:“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严古宕,人莫能及。”特别是陈曼生擅长的隶古八分书,简古朴拙,恣肆爽健,用笔喜从结体入手,在字体的造型上求变,经常应伸变缩,反短乃长,处处出新。由于陈曼生擅长以疏密、呼应、顾盼、长短等书体架构来追求新奇,所以当时书家都称赞他的书法“以姿胜”,诚非虚语。

  曼生壶的形制多半简练,以直嘴、一弯嘴为主,壶把多圆环形,壶盖多嵌盖、截盖,壶的品盖吻合严密,壶盖旋转无偏心,密闭性能良好,整体感较强。此外曼生壶的容量趋小,壶高多在6厘米-9厘米、口径5厘米-6厘米之间,作为文人茶具最为得体。清代寂园叟《雅陶》称誉曼壶:“陈曼生壶,式样较为小巧,所刻书画亦精,壶嘴不淋茶汁,一美也;壶盖转之而紧闭,拈盖而壶不脱落,二美也。”

  清嘉庆时制壶名家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与陈鸿寿合作,壶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坯,再由陈鸿寿题铭,创制了紫砂壶与诗书画篆刻为一体的“曼生壶”。“曼生壶”是文人雅士与紫砂壶艺家之间成功协调的典范,“曼生壶”的产生使这时期的紫砂壶走向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

  曼生书法,以碑学入手,四书皆工。清蒋宝龄《墨林今话》称:“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楷古雅有法度,篆刻得之款识为多,精严古宕,人莫能及”。

  现实中的陈曼生文人一枚,出口成章,略为吟咏顷刻成诗,加上县太爷的身份,想与紫砂行业任何高手合作,定是多数人求之不得的美事;而邵大亨则“大老粗”一枚,虽为工匠,哪怕在当时“工匠”的身份无法与今天“大师”的身份相提并论,但自身技艺超群,且性情耿介。前面我们提到的记录在《宜兴荆溪县志》里的那则故事,不妨再重温一下:“有邑令欲得之,购选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经旬,大亨故作劣者以应。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故事里县令蛮不讲理;而大亨则显品格高尚,有种富贵不 、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更烈秉性。县令是谁?文献没有记载下来。老实说,当笔者读到这段故事以后,还真把这位县令跟陈曼生联系在一起。后来对陈曼生比较多的了解之后,才消除了这种误解。我们从陈曼生的经历来看,从他的阅历及其自身修养看,他应该是不会做出这种粗暴蛮横的事情的;相反,他对别人尤其是文人或手艺人都是十分尊重的。这我们将在后面他与杨彭年兄妹的合作可见一斑。

  陈曼生与杨彭年等制壶名家发挥各自优势,珠联璧合,将茶壶与诗歌、书法、绘画、印章相结合,使茶具的艺术价值得到重大提升,被称为“当世杰作”。在“曼生壶”的团体中,不乏制壶技艺超群之辈,而且几乎人人精于诗书画印。《陶冶性灵》所载阿曼陀室就有陈曼生、郭麐、高日浚、汪鸿、陈宝成五人参与紫砂壶制作,撰写壶铭、操刀刻壶。萧建民表示:“这样的创作、合作模式,也影响到今天紫砂行业的经营模式。”赵炎戏称曼生壶的制作也有一个“创客”团队。

  有一位古人论做壶他不会,论做官也只是做到了七品县官。但他设计紫砂壶,交与紫砂艺人制作,把绘画的空灵,书法的飘洒、金石的质朴,有机地融进了紫砂壶艺。使紫砂艺术进入了历史上的又一昌盛期,开创了文人壶的新纪元,他的名字足以永载史册。他就是“西泠八家”之一,名噪一时的钱塘才子陈曼生。

(0)

相关推荐

  • 你知道如何辨别真假陈曼生紫砂壶吗?

    现实中的陈曼生文人一枚,出口成章,略为吟咏顷刻成诗,加上县太爷的身份,想与紫砂行业任何高手合作,定是多数人求之不得的美事;而邵大亨则"大老粗"一枚,虽为工匠,哪怕在当时" ...

  • 权威估价陈曼生紫砂壶鉴定拍卖

    陈曼生与茶结缘,起头是有些苦涩心情的.少年时的陈曼生,不仅寄人篱下,还要照顾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着一种落寞心态.他的几个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陈曼生打小也跟着大人 ...

  • 浅谈陈曼生紫砂壶鉴定知识

    陈曼生天资豪爽,本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人,加上多年游幕,使他养成了学以致用.讲究实际效果的为学之道.他厌烦治学繁琐"到家"的心态,与嘉庆时代埋头钻研古奥经学的士林风气格格不入.他曾经讲 ...

  • 拍一张图片就能做陈曼生紫砂壶鉴定?这样的鉴定结果到底可靠吗?

    陈曼生结缘紫砂,是由于他自小就喜欢吃茶.他在<冷泉亭纳凉>就有"坐久瀹请茗,试领味外味"之句,能从品茗中悟出"味外味",可见是品茶高手.因茶而爱壶. ...

  • 如何鉴定一幅陈曼生紫砂壶?功夫在鉴定之外

    "是一是二,我佛无说",这是由陈曼生开创的文人壶的黄金时代.他的诗词书画.金石篆刻也将随着那一把把美轮美奂的紫砂壶一代代地流传下去,让后人永世铭记. 论官衔,他只做到了七品县令,论 ...

  • 如何能鉴定出到底是不是陈曼生紫砂壶

    有了陈曼生,紫砂壶才完成了它承载的全部美学内涵,从而使紫砂壶迈进了高雅艺术的殿 堂,彻底摆脱了工匠装饰的流俗之气. 喜爱紫砂壶的朋友对"曼生十八式"一定有所耳闻.十八在古代是虚数, ...

  • 如何鉴定陈曼生紫砂壶——辨别真伪从哪些方面看

    在曼生故去后,"曼生型"紫砂器的制作并没有消失,质量也并不一定不如以往,如南京博物院所藏的仿唐井栏水盂,虽然其并非茶壶,也无曼生铭款,但就胎质.工艺.造型这些方面而言,实际上与曼生 ...

  • 如何鉴定陈曼生紫砂壶?知道这个鉴别要点,你也能成专家!

    曼生壶的制作年代始于何时虽无法确认,但是在曼生任溧阳知县之前,就已经有一些初步的尝试了,至于曼生壶制作的年代下限,狭义地说,止于曼生的卒年,也就是道光二年(1822年).不过,有一个实际情况不能忽略, ...

  • 如何辨别陈曼生紫砂壶外表特征及陈曼生紫砂壶如何鉴定

    陈曼生之后,紫砂壶大师辈出,代代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但是所有的大师,他们遵循的制壶工艺,主要都是时大彬和陈鸣远这两人规制的.他们制壶时的所有奇思妙想和艺术想象力,无一不以陈曼生为精神导师,从他身上吸取 ...

  • 专家浅析时大彬紫砂壶鉴定常识

    时大彬精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用以制品,形成古朴雄浑的风格.他的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壶,后根据文人饮茶习尚改制小壶,并落款制作年月,被推崇为壶艺正宗. 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