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儿时琐忆
儿时琐忆
文/张建军
人到老年不免回忆那如烟往事,有时睡梦中,嘴角还挂着儿时那甜甜的故事。我小时候闲暇时间大部分是在暖泉沟度过的,还有一部分是在南圪梁上度过的,现在回想起来心里感到特别的温馨甜美,哦,那如烟往事……
01
掏鸟蛋
记得小时候中午从不睡觉,吃过饭趁大人午休机会,偷偷溜出家门,呼朋引伴,一溜烟直奔沟里。夏天的中午又热又长,我们要做的事好多,首先想到的就是掏鸟蛋。春末夏初正是麻雀下蛋孵卵时候。鸟窝一般在丈许高的陡峭土坡小窟窿里。要想上去,一种方法是用铁铲掏上土趷蹬蹬,攀登而上,直到手能伸进鸟窝;另一种办法就是踩上肩膀往上爬,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从沟顶上把人拴住腰部,从上面往下面掉。根据鸟窝位置高低不同,三种办法全用过,都能达到目的。我胆小,不敢上去,也不敢下去,只负责拿帽子盛鸟蛋或刚孵化出来的小鸟。听大人们说鸟窝里有时有蛇。蛇钻在鸟窝里吃鸟蛋,孵出来的小鸟更是美餐。比我胆量大的不害怕,嗖嗖嗖登上蹬蹬上去了。手伸进窟窿里,一下拉出一个用小草草编得窝窝,慢慢递下来,里面有四五颗麻雀蛋。一个中午有时能掏二三十个麻雀蛋。回到家里用纸包住,醮上水,放在灶火里烧,纸烧干了,蛋也熟了。剥了皮,一股白气窜出来,香味袭人。凉一会,众人分了,一口一个,味道美极了。
掏鸟蛋虽有危险,但锻炼了我们的胆识,不后悔。

02
溜土坡
手里握着鸟蛋,嘴里吹着柳笛整天幸福在暖泉沟里,忘记了饥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火辣辣的太阳。暖泉沟有一个地方很凉快,整天很少见到太阳,那就是背阴坡上。那里留下了最刺激的回忆——溜土坡坡。
溜土坡更有趣,更刺激。我们先选一处没有树,青草也少的慢坡上,拿上小锄锄刨出一条长三四丈,宽一尺多的土槽槽,坡度大约四十来度。坡缓了溜不下去,坡陡了又有危险。然后把土槽修得光滑平坦些,决对不留一根草,不然会划破肉皮的。滑道修好后,先由胆大的,溜坡技术好的先试滑。依次爬到土槽顶部,头朝下,脚朝上,躺进土槽里,双手用力一推,一个个泥鳅一样溜下了。一个接一个,溜下去,爬上来。每个人最少溜十几次。头上,身上沾得全是泥土。溜累后边吹柳笛边歇得,歇好后再溜。完了以后一路小跑,冲向沟前河水深处,一个个一头扎入水里,嘻嘻哈哈,放肆地喊叫,在河里把泥土洗得干干净净,像鲤鱼一样跃出水面,跳上岸上。暖泉沟那清澈透明的河水,也兴奋地跳起圈圈涟漪。
溜土坡坡是脏了点,它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每个人从小有了探险的意识,这一点很珍贵。

03
学游泳
常听人们说“旱鸭子”,就是与水鸭子相对而言吧,比喻不会游泳的人。北方大部分人就是“旱鸭子”,我们几个小朋友除外。我们从小生活在有水的沟里,打会走路时我们天天跟水打交道,不是在水里捉蝌蚪,就是捉红腿腿青蛙,有时用小孔筛子在水里捞虾,慢慢地也就会在水中游咏了。伏月天,每天中午在河里最少泡二个小时。说起游泳,还不是那简单,隔行如隔山。有时在河里边看年纪大的或游泳技术高的人,怎样在水中挥洒自如游,有时让他们给讲一下要领和注意事项。游泳其实并不神秘,首先敢下水,下水前在水浅处把头身上用水淋一下,适应水温,脚手都要活动一下,然后开始游。安全起见,初学者先在浅水处游。有一次我学人家高手那样,从岸边一个猛子扎进水中,游了没几下,左腿一下抽筋了,疼得像锥子剜。我本能地边挣扎边大声呼救,水中高手见状快速游过来,一把将我从水中提到岸边。蹲在河岸边长时间疼不过来。自那以后再也没敢贸然从高处往水中跳了。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经过多次练习,十二三岁的娃娃们游咏技术日渐长进。学会了蛙咏,侧咏,仰泳。有二个还会钻水底。有一次,几个人坐船到水库坝梁劳动,船划到水中央时,一个女娃不小心把锹掉进水里了,人们叫喊着,会钻水底那俩个二话没说,顺着锹往下掉的大致方位,一个猛子钻进了水底。不到一分钟,手里举着锹从水中跃起,船上,水里,岸上传来长时间的掌声。
坐在岸边高大的芦苇边,抬头湛蓝的天空,远视碧绿的河水,沟坡上茂密的丛林,盛开的野花,我们沉浸在欢乐幸福之中,自已是北方水乡人,挺牛的,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04
滑冰车
秋去冬来,北雁南归。
每年小雪一过,河里浅水处慢慢结了冰凌渣子,十来天后,冰面加宽加厚。我们又迎来浪漫的童话世界:溜冰、坐冰车。冰车的制作我们独立完成不了,需要大人指导,帮忙。看着大人先准备材料,木板,钢筋,木棒,铁钉等,然后按一定步骤有条不紊地制造,加工。一辆结实可爱的冰车,在大人手中轻易完成。真羡慕大人的手艺,长大后我也自己设计制做一辆更新颖别致的冰车。
有了冰车,我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自信自豪地眼睛死死盯着沟里,冰面,其它都忘记了。每天下午放学后,背上冰车,拿上冰键,快速飞下沟里。刚结冻的冰面晶莹透明,没有浮尘,脚一往上踩,稍不留神,扑通摔倒在冰上,随着惯性拖出好几米。摔得不疼,冰面太光滑了。顾不了这些了,十几个人快速上车,用双键驾起自己的坐骑,嗖嗖!冰车像离弦之箭,飞向前方。宽广的冰面上,我们好似一群小黑点,成了冰面的一种点缀,灵巧好看,把岸上一伙小朋友的眼球死死揪住了。为了增加气氛,有时我们划分小组,展开竞赛。目标,前方一百米,打个来回,看哪个小组速度快,花费时间少。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斜射到冰面,好像阳关大道,光滑平坦,向远方延伸。在《我们是共产王义接班人》的嘹亮歌声中,我们踏着晚霞朝沟顶跑去……

05
割绿草
转眼小学毕业升入初中,人也长大了,不能整天放学后,甚至寒暑假长时间泡在暖泉沟里,得做点事,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挣点工分。心里这么想着,几个伙伴一合计,决定找村干部申请个营生。暑假第二天下午,我们在村大队院里找到了生产队长。我们把假期的想法跟队长说了一下,队长听了哈哈一笑“啊呀,正准备开会和你们的家长谈这个事呢,好哇,自己找上门来了。”他抽了一口老旱烟,“这样吧,从明天起,你们六个人拿上镰刀,前后晌给队里牛马割绿草。”我们听了高兴的差点跳起来。“赶上驴,用生产队两轮平车往回拉,拉到草房门囗,记得要绑上木头架,这样拉得多。”队长补充了一句。接到任务的当天晚上,兴奋的怎也合不拢眼,想象明天割绿草的情景。父亲见我装睡,没搭理我,其实队长早和家长私下说过此事。
大小暑之间,天气特别炎热。地里的庄稼像疯了似往高长,嫩绿的像往出流水。往地里走时是空车,我们几个坐在平车上,驴拉着车子在湾湾山道上缓缓走,我们边唱活泼欢快的儿歌,边观赏着地里那长势喜人的庄稼,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转眼来到绿草地里。所说得绿草,其实就是播种的很迟的莜麦,玉米,谷子,黑豆等。夏末初秋没出穗,贪长,秸秆很高,正是为了割上喂牲口。
一到绿草地,卸了驴,拴好。六个人冲进绿草地,镰刀挥舞,割了起来。农村的孩子,平时也没割过草,现在也会割。割了不到二小时,一捆一捆的绿草横七竖八躺在地里。装车,捆绑,满满装了一大车。一人赶车,其他人有说有笑跟在后面。每天上午下午早早赶上驴拉小车,把割下的绿草拉回来。回去晚了,影响饲养员铡草喂牛马。
割了二十来天绿草,每天队里记工员还给记出勤。报酬多少我们不看重,看重的是队长给了我们一次参加劳动的机会,内心很感激。通过割绿草,我们学会了怎样使用镰刀,怎样用草绳捆草,怎样装车,怎样赶车。劳动锻炼了身体,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做人的品德。
难忘暑假割草。
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像一首诗,记载了我们的激情,浪漫,勇敢,坚强;记载了我们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和斗志;记载了我们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山山水水的情怀。
天真活泼的少年生活象一首歌,我们既是那跳跃的音符,高昂的旋律,又是那铿锵有力,生动感人的歌词,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如烟往事,点点滴滴,充满深情!

作者简介

张建军,网名小草,五寨人,爱好文学,中学高级教师,作品散见《神州》《星河》《辽宁青年》等刊物及《文史艺苑》《中华文学》《东方文艺》等微刊。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