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文本解读”与“理解教材”是不是一回事?
相关推荐
-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四点想法
一.备课要扎实充分 课前准备很重要,必须充分.这个充分不是抽象的空话,是有具体标准的.准备方面,主要有四个:一是教材,教师要认真研读,边读边思考,让学生怎么学,我怎么教,怎么引导.小结,写写画画,包括 ...
-
老师如何备课?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备课的变革》读后感
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是教师最基本的五个功课.相对于其他四个方面而言,备课是对课程进行的二次开发,是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特点和自身风格而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过程.<备课的变革>一书从教学的 ...
-
闲言碎语011
*一位医生瞪大眼睛,对着婴儿寻思:怎么他们会不得老年痴呆症呢?--这是一些人看语文教学时所使用的"超前眼光" *教育是传承行为,不是取悦于受教育者的行为.面对教育行为中的各种内容, ...
-
凌宗伟:还是要“吃透教材”
[异史氏曰]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呆初开始做教师的,那时候无论是师范的老师,还是县教研室的教研员都跟我们强调首先要"吃透教材",或许因为那个时候教辅资料不多吧,所以教师必须花大气力研究 ...
-
凌宗伟:文本解读,首要的是“读”
[异史氏曰]昨晚飞机晚点,到家看到几个快递,尽是书,其中有罗晓辉寄来的三本,有一本他与冯胜兰合著的<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谈>,早起,初步翻了一下,还好,没有胡扯.基本观点是"文本解 ...
-
凌宗伟:理解教学,先要理解教材与“课标”
[异史氏曰]应小庆邀请去昆明给他的朋友救个场,同昆明学院的一个是高中语文骨干教师班的老师们分享新高中教材的教学建议.凌晨2点赶到酒店.上午8:30开始工作到11:00点@结束,赶往机场,晚上6:00回 ...
-
凌宗伟:读是一回事,理解不理解又是一回事
[异史氏曰]早知道一个人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或者说是记忆)的效果是最好的,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并不是太理解各种原理,最近翻美国人肖恩·埃科尔的<大潜能>,看到一个概念," ...
-
凌宗伟:理解我们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偏差
[异史氏曰]教学说得简单点不过就是给学生及时提供帮助而已,其复杂性则在于如何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及提供怎样的帮助.罗宾·R. 杰克逊认为:"知识偏差每天都在课堂中上演.我们勤勤恳恳地敲出勾股定理 ...
-
凌宗伟:我理解的“劳动教育”
[异史氏曰]昨天与一位校长聊起学校的劳动课程建设与试试,我同他说,对劳动的理解关乎不仅关乎劳动可成建设与实施,关于劳动的界定:突出体力劳动的同时不要忘了智力社会的劳动形式是多样的,具体说来大概可以从这 ...
-
凌宗伟:从《何谓语文学,现代人文学科的方法和实践》的阅读中理解语文
[异史氏曰]一位非语文老师朋友同我说,说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可能因为一帮帮自以为牛逼的语文老师坏了我们的教育.在他看来,许多很牛的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其实并不扎实.我并不觉得他所说的有什么冒天下之大不为 ...
-
凌宗伟:谈“劳动教育”的前提是如何理解“劳动”
今天当我们讨论"劳动教育"的时候恐怕必须在特定的视域里来分析,今天的孩子跟我们这些年龄的人相比,一是大多是独生子女,二是经济与物质条件远比我们的孩提时代好许多,三是他们是在知识经济 ...
-
凌宗伟:还是要回到文本本身
[异史氏曰]前两天有一位年轻老师给我发来一个课堂实录,问我怎么看.我说,这课堂实录反映了今天名师阅读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超语文"与"泛语文"现象,其特征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