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理解我们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偏差
相关推荐
-
新课改下的逆向教学设计
新课改下的逆向教学设计 传统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是先考虑教学过程,再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从来没有感觉有什么问题.现在有一个叫作"逆向教学设计" ...
-
凌宗伟:走到学生身边去
[异史氏曰]我一直主张教师在教室里上课(包括现如今"做讲座")时要尽可能走到学生身边去,动因无非是自己上学时遇到不少老师整堂课趴在讲台上,自顾自地滔滔不绝,我们在下面干些什么勾当他 ...
-
凌宗伟: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马虎不得
[异史氏曰]在这些年的课堂观察中,常常发现不少老师对作业的理解或者说重视不够.普遍的问题是1.很少有作业是老师们自己编制的作业.绝大多数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是来自现成的印刷品上的,很少有人回去想这些印刷品 ...
-
凌宗伟:一本可以同《个人知识》一起读读的书
[异史氏曰]偶然发现迈克尔·布拉斯兰德的<暗知识:你的认知真在阻碍你>,这本书的开篇向人们介绍了大理石纹螯虾的研究返现的现象"尽管这些大理石纹螯虾基因相同,且处于所有外部条件都尽 ...
-
凌宗伟:自己不会读,如何教学生读
[异史氏曰]有朋友问我关于学生的阅读我有什么想法.还真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做老师的教阅读,无非就是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内容与不同的对象给他们一点具体的帮助而已,最终还是要他们自己读,读 ...
-
凌宗伟:回到“学生立场”谈何容易
[异史氏曰]昨天上了一堂初中作文指导课,学生是由老师们替代的.我不喜欢这种形式,因为我认为成人是很难进入学生视角的,除非专业演员,即便专业演员,年龄跨度大的角色能演好的不过凤毛麟角.考虑到因为是教师培 ...
-
凌宗伟:为什么要“走到学生身边去”
[异史氏曰]人的通病在凭自己的个人直觉与经验判断或认识实物,因此当我们听到或看到一个自己不熟悉,或不愿意接受的观点或做法的时候,很容易否定它.我经常给老师们的建议是上课时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为了能更 ...
-
凌宗伟:读是一回事,理解不理解又是一回事
[异史氏曰]早知道一个人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或者说是记忆)的效果是最好的,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并不是太理解各种原理,最近翻美国人肖恩·埃科尔的<大潜能>,看到一个概念," ...
-
凌宗伟:我理解的“劳动教育”
[异史氏曰]昨天与一位校长聊起学校的劳动课程建设与试试,我同他说,对劳动的理解关乎不仅关乎劳动可成建设与实施,关于劳动的界定:突出体力劳动的同时不要忘了智力社会的劳动形式是多样的,具体说来大概可以从这 ...
-
凌宗伟:从《何谓语文学,现代人文学科的方法和实践》的阅读中理解语文
[异史氏曰]一位非语文老师朋友同我说,说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可能因为一帮帮自以为牛逼的语文老师坏了我们的教育.在他看来,许多很牛的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其实并不扎实.我并不觉得他所说的有什么冒天下之大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