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水平的领导是不会抓纪律和抓迟到早退这件小事的,对吗?

我非常认同这句话,面对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不想说得太多的议论。我只讲几个我经历过的事例来进行回答,看能不能从中领悟到点什么?我曾经经历了国企的改制前与后。

1、国有企业改制前

我曾任一名企业的车间主任,我车间处于生产流程的前端,为了满足后续工段的生产,我们时常会加班加点,且加班加点的热情非常的高涨,只要通知加班,没有一个员工会去找理由推脱或带有任何情绪(加班加点是没有加班费的,只有加班生活补贴),确保了工厂整个工作流程的畅通。

看到这里,大家都会想是哪里来的动力使员工任劳任怨不分时间的工作呢?是不是所有的员工思想境界都那么高尚呢?回答是否定的:不是!是我们车间的时间交给了员工管理,车间不管时间,车间也就不直接的抓纪律;当然也就不管迟到早退这种小事。那么车间管什么呢?车间只管思想与生产任务、任务质量以及任务进度。也就是说,只要下道工序的需要,就是对我们车间每个员工的命令,我车间员工应该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确保。在这种管理思路下,我车间从从没有得过先进,到连续三年的先进车间;我车间的生产任务月月提前完成,且产品质量保持在历史最高水平;车间每月在备好下月生产材料后,会从25号提前放假休息,一直休息到下一个月3号上班。我在三年的车间主任位置就如此的运行了三年。在此我想问问大家:我们抓了纪律没有?

2、国有企业改制后

由于环境的改变,虽说员工已经拥有了股份,公司的老板则由公有领导变成了私人老板。私人老板怎么能够容易纪律涣散的员工队伍的存在呢?于是,就作出了抓纪律,管考勤的决定。

当时学着外资或合资企业,在门卫设立一个打卡点进出门进行考核。我记得第一个采用的是机械钟表纸质式的打卡机,打着打着,大量的代打卡现象出现了。领导发现后,这怎么可以?为了杜绝带打卡现象,市场也很配合,出现了一种指纹智能打卡机。通过指纹打卡,还真的杜绝了代打卡现象。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任务总是难得以按时完成,经过调查,分析出来的主要原因是串岗和出勤不出力等现象引起的。于是领导们又开始了开会研究。这又如何是好呢?想来想去,还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增添保安人员,由保安人员组织一个像“宪兵”性质的组织,进入生产车间巡查,直接对公司办公室负责,主要任务是巡查脱岗人员。发现后,或就会询问车间主任员工的去向或直接向办公室领导回报。这下车间的回答就热闹了,有上厕所拉肚子的;有上技术工艺部门解决技术问题的;有到质量部门研究质量问题的;也有到仓库领取材料与工具的。时间一长车间主任把这些“宪兵”一招呼,一打发。也许“宪兵”也就给出的报告都是“平安无事啰”,而工作任务照旧完成得不够理想。

综上所述,劳动纪律其实都写进了员工手册。是直接抓或管好呢?还是间接的调整心态,在工作流程的设计中考量进去好呢?这就是一个管理技巧与管理艺术的问题。在职场中,首先你要明确抓与管的目的是什么?最求表面风采?还是求实际的利益得失?我觉得应该还是着重于利益得失(包含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抓与管在素养达不到的情况下,只会越抓越管越乱;只有在自律的情况下,纪律与迟到早退才会杜绝。自律了也就用不着强调“抓与管”了。关键是如何使员工形成“自律”,我们的领导应该要在这个方面下功夫,故有水平的领导都不会去抓纪律和抓迟到早退这种小事。你说呢?

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指正。我是职场领域创作者,有对我观点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我或在下面留言点评。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