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趣(47):形似良渚钺底镦 乱纹新工为仿型
相关推荐
-
《古玉学步》目录
(1):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 (2):图说古玉惊裂纹不可仿 (3):图说古玉土蚀结晶不可仿 (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 (6):古玉的光气不可仿 (7):古玉的熟旧感难仿 (8):图说古玉皮壳难仿 ( ...
-
古玉识趣(52):何须辨识一眼仿 工沁无处见真章
古玉真仿辨,开门真百中难遇一二,一眼仿九成皆是,余一成辨真识仿,那是属于真品特征不明显.或者仿品仿到高处迷惑性大的一部分,需要细致辨认方能识得. 常有藏友请赏,一气出示十几件.甚至几十件都是一眼低仿品 ...
-
古玉识趣(107):风蚀沧桑良渚琮 巧用蚀料作仿工
--瞠目结舌的仿良渚工艺举例(2) 沧桑毕现良渚玉琮(图1): 图1-1 图1-2 难不讶异非常,惊叹人世沧桑.天然风蚀毋庸置疑,但是否真古到代依然需要一番考辨. 都整成这样了,难道还有疑问?那是当然 ...
-
古玉识趣(104):良渚仿技演悟空 七十二般耍仿功
--瞠目结舌的仿良渚玉器举例(1) 赏玩是一个严谨的探索求真过程.真究竟真,不因谁看仿真就变成了仿:仿毕竟仿,不因谁看真假就变成了真.辨古是一个历练心智.陶冶情操的考验:若遇见仿不悦必定自欺欺人,徒耗 ...
-
古玉识趣(65):真仿同形皆龙环 形似神非岂一般
原创一夫之2019-08-10 09:23:32 有些玉雕,再美也与古无缘. 安徽天长博物馆藏三角圩1号墓出的土玉龙环(图1),堪称经典之作.精妙绝伦(参见<古玉玩味(67):堪称经典雕玉龙,精 ...
-
古玉识趣(95):形似无神韵 工沁说原因
原创一夫之2020-11-12 11:10:38 一件汉高浮雕双螭龙纹韘形佩的仿点举例 藏友一气展视大约二十几件玉器,希望辨赏,惜在未见一真,难得藏友非常理性大度:虽然反映"行内有人说真的& ...
-
古玉识趣(46):形似沁莫分 何处探原形
良渚玉器传神韵二:一者神徽,二者阴刻线,均为难仿之处,掌握其精髓即可真仿立辨(参见<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工序严谨如传神>.<(79):高清大图赏辨良渚真仿阴刻线>及 ...
-
UC头条:古玉识趣(112): 毋需件件细答问 系列里面述原因
兴趣所致随缘而发的<古玉学步>似乎成了不是系列的系列,本条评贴的原则是"遇真必赏,见仿不评",加之大量的跟帖很难有时间一一读到,不置评或者漏评也就在所难免了. 至于或有 ...
-
古玉识趣(111):真古处处无疑问 疑点一现要谨慎
对<古玉界的耍猴>的注释 <古玉界的耍猴>(参见<古玉拾粹(18):无题>)有感而发后,偶有藏友询疑点所在?略述如下,以为注释. 赏玩,细节决定一切. 辨识,只看藏 ...
-
古玉识趣(109):一眼见仿为那般 纹饰布局多破绽
"汉代龙凤呈祥纹璧"辨仿看点 对于大量评贴,遇真必赏--未读到的除外.见仿不评--请予评辨的除外. 翻阅<古玉学步(185):战汉玉剑具浅浮雕兽形纹饰的演进>评贴,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