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的压力很大,除了玻璃协会,应该还有不少类似的情况

从中国玻璃协会回应的声明来看,应该是他们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部分承认的问题。但是作为一家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对该协会的调查意义不大,至少罚款的是不能落到他头上的,还得找其中的主要有责任的企业。

中国的行业性协会,各省、各地市的商会,以及一些民间的商会,这些社会组织已经不少了。一度有观点认为这些社会组织可能会影响今后经济的走向,现在来看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但是这些协会,并不主要是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而更多的起到了一些影响公平竞争的负面作用。当然以前主要以行业性或者是区域性的协会商会为主,这次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这样搞还是少见的。

协会的功能应该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如果行业协会都成为,组织行业内的企业向前后挖取超额利润的组织。这个影响就很大了,甚至有可能达到,形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奇怪现象。这种趋势是很容易把经济带偏的。

先是有电商垄断,现在又来了行业协会组织的垄断,新的情况不断的发生,可能反垄断法也很快也要进行一定的修订了。那么以后在关于行业协会或者商会等,组织参会企业进行垄断的相关防范措施和处罚措施方面,可能就要下一些功夫。

也就是说作为并不是经营者的社会组织,如果恶意的组织,行业内大多数从业者从事普遍性的垄断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可能是违法的,还有可能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然的话责任人并不参与实际经营,按其收入的比例罚款,没有意义。当然我说了不算,还要看以后的法律规定啊。

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偏少,兴趣爱好型的都社会组织几乎没有。大量存在的都是商会和行业协会,这种为营利性机构服务的社会组织。这种形态,如果不尽快的改变,可能会在新形势下成为经济的拖累。

当然我们的特点是这些社会组织大都是有官方背景的,真正的民间组织并不那么多。如果这些协会为营利性组织服务,那么经费来源就相对容易,也就是会员单位的会费。如果是公益性的或者其他性质的,要么需要政府的拨款,要么就得由组织者自行筹款。所以,很多事情就不好办了。

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绝不是原有的商品或服务,涨价就完成了升级。而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或者组织创新等形式,发掘新的功能,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需求。

那么,对于那些真的价格明显偏低的行业怎么办?比如农产品就明显和工业品有剪刀差,其实大家现在抱怨买菜贵,就是在近年剪刀差在缩小带来的痛苦。虽然通过市场的手段解决起来比较缓慢,但是这可以避免很多的反复折腾带来的人为痛苦。

经济转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虽然很多部门很着急,希望这个过程能短一些。但是不适当的干预,往往起到的是反作用,反而延长了这个痛苦的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