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老南乡:“腊月二十三糖瓜粘”,原来讲究这么多

今天是腊月二十,还有三天就是腊月二十三,在我们烟台招远南乡,把腊月二十三这天叫做“辞灶”。为什么会把腊月二十三叫做“辞灶”呢?

这是根据老辈人的传说而来,众所周知,灶王爷在老百姓心中是最接地气的神仙,是和过日子的锅碗瓢盆息息相关的。据说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要离开各家各户,返回天庭向玉帝禀报这家一年来的生活情况,有点类似于现在年底的述职报告,因而才有了“辞灶”的说法。

在我们招远南乡,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用“糖瓜”来祭灶王爷,这里的“糖瓜”指的是啥?

根据老人们的传说,有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有两种。一种是球形的芝麻糖,提起芝麻糖,招远有独特的资源,辛庄镇水盘村的芝麻糖可是远近闻名,因而在招远当地“糖瓜”多是指提前买回家的水盘芝麻糖。

另一种说法概括的范围更广泛,是指甜的东西,比如水果糖、甜瓜、西瓜以及地里的五谷杂食加工制作出来的甜食。

小时候我见过奶奶自做的豇豆饼,用地里种的豇豆煮熟后加上白糖调成馅,外面用面团包裹起来,成为圆形的小饼,上油锅炸熟后,圆饼的肚子鼓起来,吃到嘴里沙蜜密的甜。奶奶常用这种自制的豇豆饼,作为灶王爷“辞灶”的供品摆上桌。

我在村里见过三奶奶家的供品,跟别家比还真是不一样,三奶奶比较新潮,跟着年轻人学习制作的新甜品,用莲藕灌糯米,再加上红糖煮熟,制作出来的糯米藕。这样的甜食上供桌,也算是让咱们北方的灶王爷,也见识见识南方甜菜系中的极品吧。

那么在腊月二十三为什么要让灶王爷吃“糖瓜”呢?在我们当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让灶王爷“甜甜嘴”,保持好心情,上了天庭见了玉帝自然就会说好话。

玉帝作为统治者,是神仙界里的老大,听了灶王爷的汇报,老百姓的日子过红火了,说明自己领导英明有方,这心情自然美美哒,来年自会全力帮衬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日子是越过越甜啊。

另一种说法是“腊月二十三糖瓜粘”,是因为糖瓜又粘又滑,粘住灶王爷的嘴,是盼望他老人家上天后,见着老大捡“过年的吉利话”要多说,如果他有背后说坏话的想法,就让糖瓜来粘住他的嘴,让他想说也张不开口。

因而农村灶王爷的画像两侧会有这样两句话:“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就是在提醒灶王爷,吃了老百姓的糖瓜,就要成为老百姓在天界的代言人,履行职责,为老百姓多说好话,办实事,争取有利的资源,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农村的伙伴,您当地也有这样的说法吗?

(0)

相关推荐

  • 小年来了!灶王爷是谁?灶马是马吗?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哪天是正日子?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十九对联贴门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北方人祭灶王,家家户户包饺子,过小年,我们老家则有吃" ...

  • 小年,童年

    灶王老爷本姓张,一年一碗杂面汤. 周一就是小年了,过了小年是大年,年味一天浓一天. 自小就记得腊月二十三小年是个很重要的节日,那时我和父母都在农村,父亲买了一台用电机作动力的商用面条机,每逢腊月二十三 ...

  • 辞灶

    记忆中的小年不叫"小年",叫辞灶. 小时候不知道"辞灶"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辞灶是"送灶王爷上天". 小时候盼着辞灶,因为离年越来越近了, ...

  • 过了小年是大年

    进了腊月门,进了小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大年除夕,还有一周的时间,够忙活的,开始忙年了.西方过元旦,我们过春节.国人对阴历年的重视程度,远远大过阳历年.就好像我们过生日,很多人都是过阴历生日,很少有 ...

  • 【山东】王俊杰《过小年》

    过小年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 王俊杰 "君辞三,民辞四,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意思是指民间都习惯于把二十四定为辞灶的日子,也就是被人们称作传统的小年,这天,是要请灶王爷的,提前准备好一些香火,纸钱, ...

  • 招远老南乡:农村忙大年,大枣饽饽要这么蒸

    在我们烟台南乡农村,每年腊月二十三"辞灶"以后,家里的大人会嘱咐小孩子,别有事没事的往别人家跑.想约自己的小伙伴玩,可以在人家门口喊上两嗓子,让小伙伴出来玩耍,这是怎回事呢? 在我 ...

  • 招远老南乡:农村老话说“过了腊八不怕了”,是啥意思?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四,还有四天就是腊月初八了,在我们烟台招远南乡常听农村老人说"过了腊八不怕了",这是什么意思呢? "腊八"顾名思议就是农历的腊月初八,小时候常 ...

  • 招远老南乡:农村冬季涮铜火锅,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烟台招远时下流行的铜火锅,因其火筒内燃烧的无烟炭,并不是和食物直接接触,涮出来的食材味美爽口,受到吃货们的普遍追捧.然而冬季吃铜火锅,要谨防一氧化氮中毒,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案例. ...

  • 招远老南乡:冬季吃羊肉正当时,各部分肉有讲究,您知道吗?

    进入农历十月份,几个一同打工的伙伴们相约,想合伙买一只羊,几家分分.凑巧遇到烟台招远招城镇郭家埠村的村民老闫,得知今年老两口从春季开始,养了二十多只羊,前天刚刚卖了两只,急忙打听一下价格,公羊17.5 ...

  • 招远老南乡:“小雪腌咸菜”有讲究,把握火候是关键

    我的邻村老乡,招远市夏甸镇车元口村的老王,他的妻子姓臧,是位勤快爽朗的农村老大姐.在娘家排行老大,从小带领弟弟妹妹过日子,历练出来的勤俭持家的本领,在臧大姐的眼里,就没有能浪费的东西. 常听臧大姐唠叨 ...

  • 招远老南乡:农村过去种的大片高梁,为何现在不再种了?

    提起莫言大师,可以说是赫赫有名,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写的<红高粱>,相信诸位都读过. <红高粱>的文章背景是山东高密,和我们烟台招远相隔并不远,类似的地理环境,因而听 ...

  • 招远老南乡:农村人常说的“草珠子”和“米珠子”,二者有何区别

    今天刚出门,遇到屋后二嫂家来的小客人,是来自于烟台大城市的外甥女,拿着她新买的手串,宝贝似的显摆,告诉我这是"菩提子". 我搭眼仔细一看,这不是过去农村种的"米珠子&qu ...

  • 招远老南乡:蔬菜庄稼长得好,施肥有技巧,听听老农民怎么说

    婆婆和公公一辈子相濡以沫,养活大四个孩子,如今孩子们早己经各自成家立业.在过去的困苦日子里摸爬滚打,形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婆婆的眼里,没有能够浪费的东西.烧火做饭后余下的草木灰,也是老人眼里的宝贝 ...

  • 招远老南乡:韭菜安全越冬,养根蓄墒是关键

    在我们烟台招远南乡农村,韭菜己经有多年的种植历史.在农家小菜园里逛一逛,韭菜作为"懒人蔬菜"的极品,曝光率应该是稳居第一位的.时下己经是初冬时节,韭菜是如何越冬的呢? 在我们当地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