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苏07 放肆与谦卑的统一 苏密州的“能、该、要、想”​

(0)

相关推荐

  • 《苏轼传奇生涯》

    景祐三年苏老泉,天才少年出眉山. 嘉祐二年虚廿二,嫌误第二登皇榜. 欧读轼书觉汗出,避路文坛出头放. 拙于谋身锐报国,反对变法急且广. 神宗爱惜子瞻才,诏令杭州当通判. 密州聊发少年狂,左手牵黄右擎苍 ...

  • 走近眉山

    走近眉山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最近,我在读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翻开<引言>的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两句诗.这是苏轼用来吟唱他家乡那条净 ...

  • 朱刚:苏轼的“雪泥鸿爪”

    苏轼的人生与诗 朱刚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也就是苏轼在世的最后一年,他从贬谪之地海南岛获赦北归,五月一日舟至金陵(今江苏南京),遇见老朋友法芝和尚,作<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 ...

  • 1076年中秋节,苏轼在密州思念弟弟苏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在山东密州,他举杯望月思念异地做官的弟弟苏辙,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

  • 苏辙告诉我们,精英是如何炼成的

    苏辙告诉我们,精英是如何炼成的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苏辙:古代知识精英的典范 刘建斌|文 ...

  • 诤苏07 义父子沆瀣朋比 诤苏轼火眼金睛​

    诤苏07 义父子沆瀣朋比 诤苏轼火眼金睛 变法"三杰"中(以王安石的视角,这三个人都是人杰),王安石最赏识的当属吕惠卿. 吕惠卿,福建泉州人,在真州(今江苏仪征)推官任期结束后返京 ...

  • 杭苏07 仕杭三年 杀机四伏

    杭苏07 仕杭三年 杀机四伏 杭州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城市,奇妙不仅在于它的风土地貌,更多的是这座城市本身的态度. 细数在杭州落脚的官员也好.皇帝也罢,几乎都在这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停滞. 香山九老图 局部 ...

  • 圃苏08 苏轼文化标签的底稿@密州​

    圃苏08 苏轼文化标签的底稿@密州 熙宁变法中,负责新法制定与落实的机构是司农寺,大概相当于现在发改委的功能.在一个励新图治的时代,一切与改革有关的机构都是意气风发的,意气风发的潜台词就是权力释放,再 ...

  • 圃苏14 忆江南 苦密州 盖浇饭 ​肉腥膻

    圃苏14 忆江南 苦密州 盖浇饭 肉腥膻 人在困苦中,最惯常的回忆都是那些曾经美好的经历,苏轼亦不能免俗. 在密州时,苏轼诗词创作的题裁中,对于江南风土的追忆,是着上很多笔墨的,而且字句之间,任谁也能 ...

  • 圃苏15 密州之苦:苏轼的自我开解​

    圃苏15 密州之苦:苏轼的自我开解 上文说到,苏轼写了这些密州当地的情况,只为了告诉送茶叶给他的好友: "你以为我在这里还像在杭州时一样过得考究精致吗?老友你错喽. 我把这诗寄还给你,实在感 ...

  • 徐苏07 兴建黄楼,苏轼触怒楚霸王?

    据说,苏轼在动了兴建黄楼的念头之后,却发现建筑材料有限.恰好,徐州府衙内有一座几乎废弃的厅堂,古传是项羽所造,名曰霸王厅,多少年来无人敢进入,坊间谣传"动者必祸降之于身",久而久之 ...

  • 乌苏07 以文字杀人之创举,始自北宋元丰二年初秋的一封文书

    乌苏07 以文字杀人之创举,始自北宋元丰二年初秋的一封文书 何正臣构陷苏轼的文书是在元丰二年(1079)七月四日收到皇帝批复的,但你知道野狗见到肉腥之后是什么德行吗? 狗子哪里肯等上这些日子再去啃咬? ...

  • 狱苏07 山村悯农

    狱苏07 诗人的天真:苏轼想通过写诗影响朝政 山村悯农 苏轼是在元丰二年(1079)二十日开始受审的,受审当日,即写下供状,承认<山村>五绝诗中有干涉时事的意思. <山村>第二 ...

  • 黄苏07 五渡淮水云梦泽 回首中原永断隔

    黄苏07  吾生如寄耳:贯穿苏轼一生的命运诗篇 淮河,在苏轼心中意味着什么? 五渡淮水云梦泽 回首中原永断隔 从新息县(今河南信阳下辖息县)继续南下仅五里,就来到了淮河北岸. 淮河,是中国第一条地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