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苏14 忆江南 苦密州 盖浇饭 ​肉腥膻

(0)

相关推荐

  • 拜谒三苏祠

    到眉山拜谒三苏祠,这是我继杜甫草堂.新都桂湖.崇州罨画池.新繁东湖之后,寻访的又一四川古典园林,弥补心中好大的遗憾.三苏祠在2013年4月芦山地震中受灾破损,经三年的修缮,终于今年4月重新开放. 规模 ...

  • 圃苏15 密州之苦:苏轼的自我开解​

    圃苏15 密州之苦:苏轼的自我开解 上文说到,苏轼写了这些密州当地的情况,只为了告诉送茶叶给他的好友: "你以为我在这里还像在杭州时一样过得考究精致吗?老友你错喽. 我把这诗寄还给你,实在感 ...

  • 圃苏07 放肆与谦卑的统一 苏密州的“能、该、要、想”​

    密州,对于一生游历漂泊州城无数的苏轼而言,从文学成就.仕途功业还是个人生活上,都算不上一大篇章.但是,当我们仔细审视苏轼当时处境,就不难发现,密州这一站,是绝不能被忽略而一笔带过的. 想要了解密州苏轼 ...

  • 圃苏08 苏轼文化标签的底稿@密州​

    圃苏08 苏轼文化标签的底稿@密州 熙宁变法中,负责新法制定与落实的机构是司农寺,大概相当于现在发改委的功能.在一个励新图治的时代,一切与改革有关的机构都是意气风发的,意气风发的潜台词就是权力释放,再 ...

  • 圃苏26 分别七载苦相逢 二苏风雨对床眠​

    圃苏26 分别七载苦相逢 二苏风雨对床眠 在济南,苏轼最大的收获并非见识了趵突泉,也不是与旧友李常重聚,而是终于认识了后来在思想上.文化上追随苏门一生的苏门四学士之首--黄庭坚. 若以年龄排苏门四学士 ...

  • 东坡故事68:离任杭州,升任密州知州,王朝云初来苏家

    1074年的九月,指导完各县的捕蝗事宜,苏轼回到了杭州.转眼间,他在杭州担任通判已近三年,按照朝廷规定,应该予以升迁或者调任. 作为当时保守派的一员干将,苏轼一直得到保守派大佬范镇.文彦博等人的关照, ...

  • 《龙文鞭影》卷四 八 庚 灌园陈定 为圃苏卿

    [拼音]:Guàn yuán Chén Dìng  Wéi pǔ Sū qīng [人物故事]: 陈定,字子终,又称陈仲子.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思想家.隐士.其先祖为陈国公族,先祖陈公子完避战乱逃到齐 ...

  • 与苏轼相遇在密州

    公元1074年,39岁的苏东坡,正值壮年,在杭州任职期满,自请调至密州.密州,即山东诸城.此地自古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直到苏轼的到来.伴随着苏东坡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密州从而名扬天下.其中< ...

  • 北方第一海关:密州板桥镇市舶司

    郭泮溪北宋板桥镇市舶司示意图.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时任知密州的朝奉郎     范锷上书朝廷,请求在地理位置优越,对外经济贸易发达的密州板桥镇设立市舶司.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5年后朝廷终于批准 ...

  • 14岁苦恋大21岁已婚老师,家人反对就断绝关系,1年后却含泪而终

    在现在这个年代,像什么父女恋,姐弟恋或者师生恋,其实都不算什么事了,毕竟年代不一样了,如今的我们确实是变得越来越开放了,可是这样的情况在民国时期那就是一个很大的禁忌,虽然说民国时期中西文化在进行碰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