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冬天的老鸹沟

冬天的老鸹沟

王 斌

老鸹沟是老家小镇一条不大的水沟。沟口在石桥下,往沟里走,一沟水在烂泥田间弯弯曲曲地绕来绕去,源头消失在了齐膝头高的水芹菜和牛筋草丛中。

老鸹沟沟深猪草好。冬天的早晨,隔三差五的,我们便要约上到老鸹沟去割一回猪草。冬天天冷,背着背篓出了门,张口哈口气,面前就是一团白雾。但我们一点也不怕冷,嘻嘻哈哈的,出了巷尾,顺着泥巴路,顶多20多分钟,就到了老鸹沟口。

老鸹沟里猪草最多最好的地方是撮箕井。撮箕井是个像撮箕一样的干水池。撮箕井四周的高坎和草坪上,长满了红豆索子草和猪鼻拱草(鱼腥草)。这里的红豆索子草和猪鼻拱草,是猪最爱吃的美食。每次进了老鸹沟,我们都是背着背篓直奔撮箕井,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割上小半背猪草。

撮箕井虽大,里面却没有一点水。周围村里的人便经常把家里死了的猪丢到这个干水池里,这便招引来了大大小小的老鸹来这里觅食。夏秋时节,常常可以看到老鸹沟天上一大群黑麻麻的老鸹飞来飞去,钻进林子,“哇、哇、哇”,一不留神,又惊飞了几只栖息在树丫枝上的老鸹。老鸹沟由此得名。

有时,在冬天也能看到老鸹。好多次在割猪草时,我就看见过两三只大老鸹从撮箕井底叼起一块巴掌大小的猪皮,越飞越高,慢慢飞出了撮箕井。

“哇、哇……”大老鸹叼着猪皮越飞越高,叫声凄厉而刺耳。

“哇、哇……”大老鸹时而在天上打着旋子平飞,时而侧着翅膀斜飞。

“哇、哇……”在我们茫然的目光中,大老鸹越飞越高,最终消失在了林子的后面。

除了看老鸹找食吃,到老鸹沟割猪草,我们还喜欢钻进守地人搭的窝棚里烤洋芋吃。老鸹沟里有一条大泥巴路,路的两旁有不少守地人搭的窝棚。地里的洋芋挖了,割完猪草,顺着地沟钻进地里,用镰刀刨开泥巴,运气好的话,就会刨到两三个挖漏的洋芋。一窝蜂钻进窝棚里,把洋芋埋在烧燃的干树丫枝和干草中间,十多分钟后,皮焦骨头生的洋芋就“烧好”了。掏出来,连吃带啃,“嘿,真香!”“真的好好吃哦!”尽管一个个嘴巴吃得黢黑,还是心满意足,不亦乐乎。

吃完烤洋芋,就要背起背篓往家赶了。到了沟口大脚菇家开的副食店,我们照例是要一个人买两个白糖饼子来吃的。这就是今天我们每个人的早饭。把背篓往地上一放,我们就大声喊:“大脚菇,买东西,大脚菇,买东西。”

大脚菇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听到我们的喊声,他便把窗子上的木板一块一块放下来。大脚菇的左手没有手掌,只有光秃秃的手腕。卖白糖饼子时,他右手递给我们白糖饼子,找给我们的零钱就放在左手的光手腕上递出来。不过,他家卖的7分钱一个的白糖饼子真好吃。每次,背着背篓,拿着饼子,我们都可以从老鸹沟吃到巷子里的家里。

还有大脚菇的母亲。到副食店去买白糖饼子,常常可以看到她坐在副食店外的小凳上纳鞋垫子。见我们买白糖饼子,她总爱对店里的大脚菇说一句:“福奎,多抓把瓜子。”于是,大脚菇便会隔着窗子多抓把炒瓜子给我们。我们也就知道了大脚菇原来叫福奎。而对那个善良的老人,也有了种莫名的感激之情。

老鸹沟,野茅坡,黄家山,这些都是老家小镇洒满了我幼年脚板印的地方。这些年,回老家小镇的时间少了,但它们仍时不时撞进我的梦里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0)

相关推荐

  • 故事:弟弟捡了一块肉石,以德报怨,哥哥忍不住痛哭流涕

    清朝初期,山区里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有一户姓房的人家.父母死于战乱,哥哥房大郎带着弟弟房小郎过日子.兄弟俩年纪相差十多岁.房大郎娶妻刘氏,刘氏是个心肠毒狠的女人,常常呵斥才十岁的房小郎,让他干这干那, ...

  • 有蛇如魅(散文)

    老是阴雨连绵,昨天傍晚又下起来了,细雨簌簌,像催眠曲一样的令人昏昏.加上我头晕晕的,便早早入睡了.突然"啪拉"一声脆响,把我惊醒过来.我一看手机,正是午夜12点1分.觉得床下有窸窸 ...

  • 【散文随笔】童年琐忆 || 郭庆祥

    感恩父亲节 2021年6月20日 父爱如山,撑起家的脊梁 童年琐忆 文 | 郭庆祥 我家住在陇南白水江畔,祖祖辈辈崇尚耕读,就连老屋正门上方悬挂的匾额上也是"耕读传家"四个大字.爷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洋芋,记忆悠长的记忆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洋芋,记忆悠长的记忆    唐永松 马铃薯,我一直称之为洋芋,包括我出生地上的楼子坝人. 我的出生地楼子坝不生长洋芋 ...

  • 乡土散文:无忧的时光

    难忘那段无忧的时光 席慕容曾说:"故乡的歌是一只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从不老去." 无论 ...

  • 万亩洋芋创收2000万 云南人爱吃的洋芋火在东川李子沟

    掌上春城讯 巍巍牯牛山间 聂耳乐团奏乐其中 开花洋芋地里 头戴草帽的农民忙碌着 一袋袋开花洋芋 通过带货主播的直播间销往各地 李子沟出产的洋芋质地酥松 表皮粉糯.口感极佳 煮熟后像绽开的花瓣 便被称为 ...

  • 大脚案(二)

    大脚案(二)

  • 平安说,大脚案1

    平安说,大脚案1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那年冬天的大雪

    那年冬天的大雪 王 斌 冬天到了,人们总是盼着能早点下雪,而在我年幼时,却见过一场无法忘记的大雪. 那是1982年的12月末,因为已接连下了两天两夜的小雪,天气变得特别阴冷.一早,父亲就在大门外的地坝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炊烟是故乡的味道

    炊烟是故乡的味道 王 斌 记忆中,儿时故乡的巷子里,瓦房.炊烟,还有那条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总是那样亲切和生动. 我的小学六年,都在小镇的中心校上学.每天早晨,尚是睡眼朦胧的我总是在阵阵伴着柴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儿时油渣香

    儿时油渣香 王 斌 周日,一朋友过生日在饭馆请客,一桌酒席吃到最后,酒酣耳热之际,上来一道砂锅豆腐汤.揭开锅盖,只见在青嫩豌豆尖簇拥下,一块块黄灿灿的猪油渣伴随着雪白粉嫩的豆腐,砂锅内"咕噜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初春的李花

    初 春 的 李 花 王 斌 才入春,李花就开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李树铁褐色的枝条上,起初那些半青半白,小手指头大小的花苞,一夜之间,便全都绽开了白色的花瓣,沾着雨水,亮晶晶的,像是停歇在李树枝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春天的婆婆丁

    春天的婆婆丁 王 斌 从百度里我才知道,蒲公英原来还有一个满是人间烟火气的俗名--婆婆丁.是啊,想那年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之时,在我的家乡小镇上,空旷的田野或小树林边,常常就有三三两两的人,俯身低头,拨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青衣江畔看海鸥

    青衣江畔看海鸥 王 斌 牛年正月初三这天天气晴朗.早上,和二哥.二嫂陪80岁的母亲在市区万达广场买了一件老年春装后,二哥提议,天气这么好,不如大家一道顺着青衣江边的绿道慢慢走,既可欣赏沿江春景,还可晒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正月初三去访贫

    正月初三去访贫 王 斌 1988年,我还是家乡雅安市草坝镇草坝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那年春节期间,按照学校安排,我和班上的6名男女同学被抽调出来,与镇上的村组干部共同组成了一个慰问小组,先后走访慰问了镇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老屋

    老 屋 王 斌 和小镇巷子里那些经年的老旧瓦房一样,老屋也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用黄泥和竹笆砌起来的墙壁,因少了人气,东一块西一块的掉了泥,露出了里面的竹笆:檐头椽条露出了黢黑断裂的椽头,有风吹过,便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吃团鱼

    吃 团 鱼 王 斌 家住小镇时,每天吃过午饭,父亲都要提上鱼网,到镇后的那条小河去网鱼.他管这叫到自留地去转转,摘几个豇豆子和二季豆回来. 那只4斤多重的团鱼就是一个午后在罗家桥网到的.父亲把团鱼带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