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注释(二)【原文】天命之谓性,率...
相关推荐
-
《中庸》导读(九)
第二十九章 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 ...
-
从《中庸》看教育的本质
关于"教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经典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 <中庸>开篇就讲到"教" ...
-
《中庸》导读(三)
第十章 什么是真正的强 [原文]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rèn)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
-
援儒润释的契嵩
援儒润释的契嵩 文/澄海 智圆感到时节的动乱,希望引儒治乱得太平,再进窥佛教的唯心奥秘,调节儒释,违背了方丈专治佛学的戒条.尽管方外人士私下也颇倾儒说,却不敢公开表达.那时,理学尚未兴起,智圆的言论确 ...
-
语音版《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各位网友,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中庸>这部重要典籍."中庸"的含义是什么,古今学者的见解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可以互相补充. ...
-
李存山 | 天命之谓性(一)
第一章 第一节 这一节的经文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刚才我们讲了<中庸>第一章是<中庸>这部书的纲要,而我认为这一章的第一节也可说是整 ...
-
《孟子》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全文注释及原文翻译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 ...
-
《墨子》卷三 尚同中第十二 原文 注释及译文
子墨子曰:方今之时,复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盖其语曰,天下 之人异义,是以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其人数兹众,其所谓义者 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故相交非也.内之父子兄 ...
-
庄子《天运》之二原文:商太宰荡问仁于庄子...
庄子<天运>之二 原文:商太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quo ...
-
『蔬菜养生全典』上篇:蔬菜营养与科学实用→二、蔬菜的四性五味
蔬菜的四性五味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自然生长的任何一种蔬菜都具有四性五味的功效. 1.蔬菜的四性功效 四性即寒.凉.温.热4种属性,介于4者中间的称为平性. 中医将食物分成四性,是指人体吃完食物后的身体 ...
-
《尉缭子》兵教下第二十二原文翻译
兵教下第二十二 本篇主要论述国君应掌握的十二条必胜之道,指出必须选拔得力将领,衡量敌我得失,严格战场纪律,方可"威加天下". 83.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 ...
-
《尉缭子》战权第十二原文翻译
战权第十二 战权,就是根据战场情况,灵活运用作战原则.本篇指出兵少可用权谋,兵多可用力胜.主张先发制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有者无之,无者有之",使敌人摸不清我之企图.反对&qu ...
-
《鬼谷子》符言第十二原文翻译
符言第十二 [原文] 安徐正静,其被节先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 右主位.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