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道德真源
相关推荐
-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1法天顺情静漠虚无
题文诗: 上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 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至无至虚, 至道至情,情生阴阳,二神混生,经天营地, 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 于是道乃,别为阴阳,离 ...
-
《庄子·刻意》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取篇首句"刻意尚行"的首两字以为名,并不代表本篇的内容,只是当时取篇名的一种习惯. 主旨在于讲求养生之道,概括起来主张恬淡无为,守神不亏. 原 文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 ...
-
《道德经》第72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转载--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民 ...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无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译文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 ...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
这一章,老子告诫统治者们要自知自爱,不要压迫老百姓. 先贴下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人民不畏惧的时候,则大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二章 为腹不为目-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二章 为腹不为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 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世之营营逐逐.驰心于声色货利之场.极目遐观.爽心悦 ...
-
72《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原文] 通行本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帛书本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 毋狭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