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阳明篇——阳明经病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演绎(中)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言外之意就是病已到了传入半表半里少阳病而为柴胡证的这么一个时间阶段 ...

  • 《伤寒悬解》厥阴篇——阴厥之病、四逆汤

    厥阴十九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与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1 伤寒是外感,表阳伤则里阴盛,阴阳互厥也.厥者,手足逆冷之证.伤寒而发厥者,若不表实,即为里虚:厥而心下 ...

  • 《伤寒悬解》厥阴篇——厥阴脏病

    伤寒悬解卷十 厥阴经全篇五十章   厥阴脏病 厥阴以风木主令,胎于癸水,而孕丁火,协子气则上热,秉母气则下寒.子胜则热,母胜则厥,热为人关,厥为鬼门.胜负往来之间,中气存亡,于此攸判.热胜则火旺而土生 ...

  • 《伤寒悬解》阳明总纲——阳明经病

    阳明经病腑病汗下总纲一章 阳明十二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时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发汗宜桂枝汤. 1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时发热者 ...

  • 《伤寒悬解》阳明篇——阳明病来路

    阳明七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 1 伤寒,脉浮而缓,太阳表闭之浮,太阴 ...

  • 《伤寒悬解》阳明篇——三阳合病

    阳明四十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  阳明与少阳合病,必见下利,此太阳表病不解,木贼克土,胃腑不容而下利也 ...

  • 《伤寒悬解》阳明篇——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

    阳明六十五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 ...

  • 如何从脉象来判断太阳伤寒(感冒)症转变为阳明(肠胃)病?

    为了更好把握太阳伤寒(感冒)症转变为阳明(肠胃)病,在<伤寒论>里教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来辨别,前面是讲太阳伤寒(感冒)症发热的情况下是否发汗来判断是否进入了阳明(肠胃)病.这儿用脉象的变化来 ...

  • 《伤寒悬解》厥阴篇——阴盛厥证与阳复热证

    厥阴十一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下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1 伤寒,先厥后热,热必利止,此一定之理.见厥复利,此也为一定理(上条). 重点说利,本条垂理,厥则下利,热必利止,见厥复利. 厥阴十二 伤 ...

  • 民间中医蔡长福讲伤寒——论太阴、阳明篇(三)

    (上接二) 太阴阳明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人生死这条路就在这太阴十穴.乳腺也是它的病,胃胀.胃寒.不能吃.易,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这都是太阴.阳明的事,这一课可能今天讲不到了,若能讲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