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54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54

己卯除夕

别岁依依似别人,脱然临去忽情亲。寸金那惜平时值,尺璧方知此夕珍。欲藉昏灯延急景,已拚劫火了来春。明朝故我还相认,愧对熙熙万态新。

【笺说】

此诗作于1940年,即己卯年的除夕,这是钱锺书先生在蓝田师院度过的第一个除夕。

全诗感叹岁月流逝,时光可惜,隐然有时光易逝之感。这是《槐聚诗存》中收录的第一首开岁试笔的诗。

别岁依依似别人,脱然临去忽情亲。

首联上句写道,与“年”告别,像与人告别,依依不舍。

苏轼曾有《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的诗三首,分别为《馈岁》、《别岁》和《守岁》,在《别岁》中云:“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苏诗也是以“别岁”与“别人”相比较,“别人”尚可再见,“别岁”则不可复回,写出了别去岁月不可追回的感触。钱先生在此也沿用了苏轼的诗意。

下句说,岁月无牵挂地逝去,人却忽然觉得逝去的岁月可亲。

“脱然”,意谓“超然”、“无牵累”;宋代的僧人释子淳《退居后以二偈示预环二禅者》诗:“今日脱然无一事,坐观明月照琉璃。”

此句描写的情感,俄国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中也表达过相同的感受:“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正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钱锺书《〈谈艺录〉序》)。

《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第八册448页对孙原湘《情尘》“人当临去看都好”句,加以批注,说孙原湘在《天真阁》之《外集》卷五《泣别》第二首,描写的也是此意:“人到去时看越好,泪无挥处忍尤酸。”可见此下句,似当有孙原湘诗意的影子在。

寸金那惜平时值,尺璧方知此夕珍。

颔联抒写由首联引起的时光的可贵反思。上句说,本来一寸光阴价值寸金,可平时那会珍惜这寸金的价值。

这是对平时浪掷时光的反思和自责。但我们知道,钱锺书是非常珍惜时光的,我们看到钱先生那煌煌20册的中文读书笔记、48册外文笔记,谁能说钱先生是个不珍惜时光的人?谁能不自愧自己时光的浪掷?但是,钱先生在这里却在自责,在反思,我等碌碌,回思年轻之时,“寸金那惜平时值”,岂不愧死!

颔联下句说,别岁的此夕才知道一寸光阴,真是珍贵得如一尺之璧。

此句语出《淮南子·原道》:“故圣人不贵尺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尺璧”,直径一尺之玉璧,此处用以形容时光之珍贵。

颔联二句,令人感叹,人之平时不惜光阴可贵,直到一年将去,才知时光珍贵,一逝不返,而知之晚矣。

欲藉昏灯延急景,已拚劫火了来春。

在颔联感叹过往不知光阴珍贵的基础上,颈联接着表达了要珍惜当前与未来的时光。上句说,要凭借昏暗的灯光,延长这急速逝去的一天。

检宋葛绍体有《送高文父上柏省坟》:“嗟嗟天涯客,青灯延永夕”,也是咏叹的此意。

钱先生此句的“昏灯”,是实景,据吴忠匡云:蓝田师院“刚建院后一段时间,全院师生都用灯芯草爇桐油盏照明,稍后改用植物油灯。”(见《记钱锺书先生》)

“急景”,迅速逝去的时间;景,日光;谢灵运《庐陵王诔》:“矜急景之难留,悼惊波之易沦。”

下句写新的一年:要豁出去了,在战火中度过将来的春天。

此句的“拚”,有“豁出去”之义。如杨万里《春兴》的诗句“已拚腻粉涂双蝶,更费雌黄滴一蜂”,“已拚”就作“豁出去”之义。

“劫火”,佛言世界毁灭之火;《如仁王经说》:“劫火洞然,大千俱坏。”后亦指战火,如清著名词人纳兰容若《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钱先生这句诗,显然指的的是日军侵华的战争。

“了”,结束;此指度过“来春”。如张元干《水调歌头》:“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陈造《再次寄肯堂韵五首》:“屏叠葛藤烧笔砚,息阴休影了残年。”此处的“了”,不可解作“了”“劫火”,这也与上联的词语结构不相对仗,上联“延”,是“延”的“急景”;此处的“了”,也是“了”的“来春”,都是动词。

明朝故我还相认,愧对熙熙万态新。

尾联另述一意,表达人要自新,无愧于时光变化:明天“故我”回来与“新我”相认,会愧对了人世熙熙攘攘的新面貌。

上句的“故我”,即过去的我,即“故吾”;语出《庄子·田子方》:“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而此上句的“还”字,解作“回还”,更有意味,则是“故我”回还,来认“新我”。那么下句的主语,就可认为是“故我”。

下句的“熙熙”,即繁盛、热闹之义。《逸周书·太子晋》:“万物熙熙,非舜而谁能?”孔晁注:“熙熙,和盛。”

人之今故之变,钱先生曾多有关注。

钱先生《管锥编》第二册474—76页在引述《列子·天瑞》篇的 “人自世至老,貌色智态,亡日不异,皮肤爪发,随世随落,非婴孩时有停而不易也。间不可觉,俟至后知”等论述后,钱先生认为“黑格尔论量之渐积以至质之突变,举母腹中儿自怀胎至免(按即娩)身为例,与列子之举婴孩至老为例,其揆一焉。”

之后钱先生又引述了《肇论·物不迁论》第一云:

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邻人皆愕然。

接着,钱先生申说:“就一生言,'今人’非'昔人’,而兼他生言,'今我’是'昔我’”。

同时,钱先生又举出诸多诗人有关此意的诗句:

苏东坡《过永乐长老已卒》:“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倾去来今。”柳宗元《戏题石门老东轩》:“坐来念念非昔人”。邵雍《寄曹州李审言龙图:“向日所言我,如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是后来谁?”

我们由钱先生所引的这些前人诗,可见只描写了“今我”与“故我”之同异;而钱先生在诗中使“故我”来与“今我”相认,两“我”相对,设想奇异,乃是前人未道。

此尾联,可见钱先生所秉持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人生态度。

(0)

相关推荐

  • 钱锺书智慧“小干货”(三三)“有闻无声”与“有见无物”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萱) "有闻无声"与"有见无物" (一) 动静结合.以有声衬无声是诗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我们接触比较多. <诗经 ...

  • 钱锺书智慧“小干货”(二十)钱锺书赏析范成大《州桥》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萱) 钱锺书赏析范成大<州桥> (一) 今天,我们再来看看钱锺书先生是怎样鉴赏诗歌的.今天推荐的是范成大的<州桥>,原诗如下: 州桥 ...

  • 指导发表(七):说“离骚” (《语文报》)

    说"离骚" 钱锺书先生以为,"离骚"二字不应解为"离别的忧愁"或"遭受忧愁",而应理解为与"远离忧愁"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3

    当步出夏门行 天上何所有,为君试一陈.云深难觅处,河浅亦迷津.鸡犬仙同举,真灵位久沦.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 [笺说] 1934年先生北行至北平,即今之北京,回沪后,大约友人询问旧京情事,钱先生感慨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4

    薄暮车出大西路 点缀秋光野景妍,侵寻暝色莽无边.犹看矮屋衔残照,渐送疏林没晚烟.眺远浑疑天拍地,追欢端欲日如年.义山此意吾能会,不适驱车亦惘然. [笺说] 此诗作于钱锺书先生在光华大学任教时的1934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5

    大雾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积气入浑天未剖,垂云作海陆全沉.日高微辨楼台影,人静遥闻鸡犬音.病眼更无花恣赏,待飞六出付行吟. [笺说] 这是一首咏雾的诗,肯定有一定的寓意.诗写于1934年,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6

    沪西村居闻晓角 造哀一角出荒墟,幽咽穿云作卷舒.潜气经时闻隐隐,飘风底处散徐徐.乍惊梦断胶难续,渐引愁来剪莫除.充耳筝琶容洗听,鸡声不恶校何如. [笺说] 1934年,钱锺书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大学即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8

    伦敦晤文武二弟 见我自乡至,欣如汝返乡.看频疑梦寐,语杂问家常.既及尊亲辈,不遗婢仆行.青春堪结伴,归计未须忙. [笺说] 1933年开始的首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考试,按规定是不允许在校生应考的,要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9

    牛津公园感秋 一 弥望萧萧木落稀,等闲零乱掠人衣.此心浪说沾泥似,更逐风前败叶飞. [笺说] 钱锺书在英国留学,就学于牛津埃克塞特学院,攻读的是文学士学位.夫妇二人租住在校外,是一间较大的房间,既是卧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0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0 新岁感怀适闻故都寇氛 海国新年雾雨凄,茫茫愁绝失端倪.直须今昨分生死,自有悲欢异笑啼.无恙别来春似旧,其亡归去梦都迷.萦青积翠西山道,与汝何时得共携? [笺说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1

    赠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 [笺说] 钱先生夫妇到牛津,一开始靠吃房东的伙食.英国的饮食习惯不合钱锺书的胃口,杨绛就改租了另一套住屋,在牛津大学公园对面.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2

    此心 伤春伤别昔曾经,木石吴儿渐忏情.七孔塞茅且浑沌,三星钩月欠分明.闻吹夜笛魂犹警,看动风幡意自平.漫说此中难测地,好凭心画验心声. [笺说] 1936年,在英国的钱锺书写了两首有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