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嫠簋铭文,8,初

《师嫠簋》铭文的第8个字是初。

初在铭文中的位置

初字的演变

从甲骨文到隶书,基本没有变化。初字的左边是一件衣服的样子,是衣的象形字,右边是一把刀的样子,把那个缺口的地方想象用一根线连起来,更像一把刀了,所以是刀的象形字。和前面学过的年字一样,这是一个合体字,是会意字。拿一把刀放在衣服的边上,就是用刀裁剪衣服的意思,所以初的本义是裁衣。

在我以前的想象中,三千年前的古人都是穿着兽皮或者稻草编的什么蓑衣,围坐在一堆篝火边上,烤着肉吃。从甲骨文里初这个字来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时候衣服很普遍、很规范了,做衣服的是纺出来的布(可能是麻布或者丝绸),所以需要去裁剪,那时候裁缝可能已经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了。

初的本义现在没人用了,现在的意思是开始。《说文解字》:“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应该是引申义,这种引申有点牵强,怎么从裁衣引申到开始,我没有想象出来,而且在甲骨文的时候,这个意思上的转换就完成了。

既然讲到衣服,介绍一下左衽、右衽这个概念,学习古文时会遇到这样的说法。

人的衣服有二片衣襟,从你看过去(不是穿衣服那个人),左边衣襟盖住右边衣襟的叫左衽,据说北方游牧民族多这么穿衣,可能和骑马有关。反过来右边衣襟盖住左边衣襟的叫右衽,领口那个位置看上去像英文字母y,我们中原汉族的男子是这么穿的,也许是和以前耕种有关。

在《论语·宪问》一章里,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如果不是管仲,我就被蛮夷统治了。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他用法制去管理齐国,鼓励贸易,让齐国强大起来,击败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击退了南方的楚国。孔子的儒家不支持严刑峻法,不支持贸易。但孔子认为这是小事、小节,但二片衣襟的哪一片盖在上面,是民族存亡的大事、是大节,所以他肯定了管仲。

我认为,衣服至少要穿得整洁干净,自己感觉好,别人看着也舒服,孔子如果穿越到今天,也会这么说的。

不过我们看衣的字形演变,一开始还真看不出哪片盖哪片,到小篆就规范成了左衽,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和右手写字有关(?)

回到初字,认识一下太初这个概念,太初是一个道家的术语,说宇宙最初是一片混沌,没有次序的,这个混沌的状态还分成五个阶段,太初是其中的第二个。第五个是太极,太极之后,开始有序了,太极生两仪……新的世界开始产生了。

因为太初有这个意思,在汉武帝的时候,司马迁完成了一部新的历法,就叫《太初历》,这一年开始改年号为太初元年(前104年),太初是汉武帝的第七个年号 ,汉朝使用这个年号一共四年。太初元年五月改历,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即农历正月)。

(0)

相关推荐

  • 第四十六讲:子产和管仲

    <论语>是高一要求的必读书,也是考试范围,更是最重要的传统经典之一.大家听一听讲解,除了方便理解和背诵,还可以积累文言文的知识,作文素材,提升语文素养,可谓一举四得.以往各期可以点击文章下 ...

  • 金方廷 | “管仲之器小哉” 新论

    编者按:本文原载<古典学研究>第七辑<〈论语〉中的死生与教化>(刘小枫主编,林志猛执行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感谢金方廷博士授权"古典学研究 ...

  • 没有边界的自由,从就不是真正的自由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先有德,才有财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论语·雍也第七> 孔子说, ...

  • 【第323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8章》评价历史人物岂能拘泥于小信义?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8章>评价历史人物岂能拘泥于小信义? 14·18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

  • 乐道·《道德经》智慧故事|只有内心充盈,才能福至心灵

    <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 ...

  • 《齐桓公好服紫》

    题目说的是,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我们现在可能会想,一个国君喜欢穿某种颜色的衣服,这又什么好说的.好奇怪的呢?其实不然,国君的喜欢与个人爱好如何,对一个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某种程度上说,国君的喜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33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宪问第十四 14.13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

  • 师嫠簋铭文,小结17,万岁

    这是铭文的收尾句,还是西周铭文中的通常用法,祝福师 家族绵祚万年,这件簋能够世世代代传下去: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自从有生命以来,生物的第一使命是生存,就是我们所说的万岁.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 ...

  • 师嫠簋铭文,90,宝

    铭文的第90个字是宝,宝贝的宝字. 宝字在铭文的倒数第二个位置,最后一个字"用"我们前面学过,因此宝是这篇铭文中需要认识的最后一个字. 宝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宝字,从宀从贝从玉,罗振 ...

  • 师嫠簋铭文,89,永

    铭文的第89个字是永,永远的永. 永字在整篇铭文的倒数第三个位置 永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永字,象河水分支派而流,流水绵长之形,本义是水长流,引申义为永久. <说文解字>:"永,长也 ...

  • 师嫠簋铭文,88,孙

    铭文的第88个字是孙,孙子兵法的孙. 孙字在铭文最后一列的中间,最后这一列铭刻在器件的边缘部分,空间有限,只有六个字.孙字的左下角有二点,前面介绍过,这是重文符号,表示这儿当有二个孙字,和上面重文的子 ...

  • 师嫠簋铭文,87,万

    铭文的第87个字是万,万水千山的万. 万字在铭文的这个位置 万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万字,像尖头.大螯.有尾的蝎子.后来假借给万这个表示很多很多的数.万这个数对于古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数字,是一个无法点数甚至 ...

  • 师嫠簋铭文,86,其

    铭文的第86个字是其,名副其实的其. 其字在铭文第十列的最后一个位置 其字的演变 其字是个象形字,象古时簸箕形,本义是用以筛选谷物颗粒的工具.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以后,加竹字头造新字箕.金文在下面加上丌 ...

  • 师嫠簋铭文,小结16,礼器

    前面一句还是西周铭文中的通常用法,说明铸造这件器物的目的: 用乍朕皇考辅白尊簋 意思是:用来制作这件尊簋,以奉献给我的父亲,镈师.伯爵.镈师是师嫠父亲的职位,伯爵是其爵位. 如果有机会参观博物馆里的青 ...

  • 师嫠簋铭文,85,簋

    铭文的第85个字是簋,师

  • 师嫠簋铭文,84,尊

    铭文的第84个字是尊,尊敬的尊. 尊字在铭文的这个位置 尊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尊字,像双手捧着酒坛,有些尊字有代表山阜或者台阶的阝旁,强调是捧着酒尊登上高处.本义为:手捧酒坛,献礼祭拜.所以引申义有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