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瞻阅有感何为道、如何感悟道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解读 “世间万物都趋于一种平衡状态”

    《道德经》解读 “世间万物都趋于一种平衡状态”

  • 《道德经》瞻阅有感遵道~守道~奉道而行

    原文 第二十二章 七十八言.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圣人袌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 ...

  • 《道德经》瞻阅有感如何奉道、确立人生观

    原文 第七章 四十九言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清有感: 天--浩瀚无垠,地--恒久不变. 天地之所以能够 ...

  • 《道德经》瞻阅有感如何奉道、确立价值观

    原文 第十三章 八十八言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苟吾无身,吾有何患乎.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托天下矣. ...

  • 《道德经》瞻阅有感道—展现的方式

    原文 第十一章 四十九言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清有感: 三十根辐条,均匀分布,共同固定一只轮毂,而惟有 ...

  • 《道德经》瞻阅有感积功自有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原文 第二十四章 四十八言.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惑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道清有感: 现实中会有,为了彰显,自己比别人高,而 ...

  • 《道德经》瞻阅有感因~果规律

    原文 第二十三章 九十二言. 稀言自然,故飘风不崇朝,骤雨不崇日.孰为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从事於得者,得者同於得.从事於失者,失者同於失.於道者道亦得之. ...

  • 《道德经》瞻阅有感宇宙万物的~绝对真理

    原文 第二十一章 七十一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芒惟芴.芴兮芒兮,其中有象.芒兮芴兮,其中有物.幽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奚以知众甫之然哉, ...

  • 《道德经》瞻阅有感先知老子~与常人不同之处

    原文 第二十章 一百三十七言.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独魄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咳,儡儡兮,其不足以无所归 ...

  • 《道德经》瞻阅有感。仁义~升华至~道德

    原文 第十九章 四十七言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也,故令有所属.见素袌朴,少私寡欲. 道清有感: 摒弃,人们以己之有限认知,而判定衡量的,所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