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相关推荐
-
《道德经》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 ...
-
道德经概论: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二)
上一篇<道德经概论: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一)> 前面我们说了道的三个特性,这三大特性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解读,后面其实有些地方还会用到这三个特性. 这三个特性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DNA,类似于 ...
-
《道德经》如何理解“大象无形”?既然“道隐”那又如何见道呢?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大象无形.此句破 ...
-
还原版《道德经》第八章:善贻且善成
还原版<道德经>第八章全文如下: 势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 固道之出言,啖何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 大方无隅,大器曼成,大音希声,大 ...
-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一章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
-
老子讲,“下士闻道大笑之。”为什么“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 ...
-
初解道德经41——老子说的到底是大器晚成,还是大器免成?
你相信大器晚成吗? 我认为,这世界上没有大器晚成,只有大器免成. 一味的努力并不能成大器,只有顺应本性的发展,行事自然,方能成大器! 为何这样说? 我们来看下"大器晚成"出处篇: ...
-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夫唯道,善货且成。 道隐无名,强字之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公刘版> 上卷 第一篇.道者,万物之奥 第二章 夫唯道,善货且成. 道隐无名,强字之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 ...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孰能浊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二篇.道经. 第八章,经济的朴道 道常无名,朴,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保此 ...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第一部分:道常无名,朴虽 ...
-
还原版《道德经》第九章:道亘无名
还原版<道德经>第九章全文如下: 道亘无名. 仆唯妻,天地弗能臣,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俞甘露.人莫之命,天自均焉. 贻折,有名. 名亦既有,天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贻痺. 道之在天下, ...
-
《道德经》第3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
夜读道德经(连载21):道隐无名
大多人都觉得:"人过得留名,雁过得留声",这才是没有虚度此生. 但"名"真有这么要紧吗?如果玫瑰不叫玫瑰,它就不再芬芳了,那只能说明,它不是真正的"玫 ...
-
《道德经》第3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②.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注释] ①莫 ...
-
《生活之书》221、道隐无名
我画了一幅山水画,里面有个红衣僧站在松树下望着远方,一位朋友看了画,问我: "老师,他站在树下望什么?老师平时画的一般是坐着的红衣僧人.这幅画整体看着舒服." 他在树下望什么? 望 ...
-
量步北京:道隐无名
在红砖美术馆,今年有一个西方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展览,却取了一个非常东方的主题--道隐无名.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的描述: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夷道若纇.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