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与写作(三)
相关推荐
-
王长华:从“水乳交融”到“泾渭分流”(二)
2019年第7期||总第270期 · 从"水乳交融"到"泾渭分流"(二) --对"文史互生"现象的历史考察 王长华 · "文史不 ...
-
画学全史 集大成开先河
先 河 画学全史 集大成开先河 --郑午昌与<中国画学全史> 1929年,<中国画学全史>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这是中国人自行编著的第一部中国画通史. 本书的编著者,郑午昌. ...
-
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著的发掘与认知(一)
作者:陈荃有 内容提要 就音乐史著的内容与形式特点来说,它应为音乐史学史撰写时格外关注的对象.自中国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各类基于史料基础而撰写的音乐史著不断涌现,其中的部分成果因社 ...
-
彩墨融毫端 求索溢真情,特别介绍当代艺术名家叶尚青先生
<叶尚青 简介> 叶尚青,1930年出生于浙江玉环环山.1947年参加工作.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后留校任教直至离休.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潘天寿入 ...
-
耶鲁怪杰史景迁
史景迁 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史景迁,他身材修长,头发微秃,穿着随便,不刻意修饰,但又洒脱自如,和蔼可亲,颇具风度:他不爱写严格的学术论文,不出席大型的学术会议,不培养自己的学术"梯队" ...
-
宋朝历史人物——郭若虚
郭若虚,宋代太原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画史评论家.有<图画见闻志>传世.郭若虚世居太原,出身于北宋初期的豪门望族.其曾祖父郭守文历仕太祖.太宗两朝,官至宣徽院使.北面行营都部 ...
-
反思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与写作(一)
从20世纪初至70年代的美术史写作谈起 虽然中国早就有写书画史的传统,但那是旧学.美术史作为中国的一个现代学科,是20世纪才有的,属于新学.它是随着西学的引进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出现的.从20世纪初至 ...
-
反思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与写作(二)
基础研究的新发展及与传统的疏离 美术史的研究,是过程的研究,离不开系列的人物作品与事件,因此个案研究是基础.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虽然有一些纂辑史料之作,但严格的个案研究成果不多.始于1958 ...
-
中国美术史大家王伯敏三十三幅经典山水绘画作品赏析
伟大的历程,壮丽的画卷,值此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本人精心为广大朋友挑选美术史大家王伯敏经典山水绘画作品.对于今天的欣赏者来说,新中国经典山水主题绘画创作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视觉化的时代精神,触动 ...
-
美苑英华丨《中国美术史简编》(第三版)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全国教材...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贺西林教授.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兼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力教授编著<中国美术史简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
-
江湖散人‖中国简牍文化研究第三个高峰的标志 ——记简牍学者、书法家刘俊坡
学富经纶诗满巾 下笔尚古取先秦 俊美如坡九歌心 简牍一墨惊翰林 简牍,<辞源>注:书牍,古时无纸,书于与木片曰牍,书于竹板曰简.就书籍而言,纸书之前只有竹书和帛书两种.甲骨文.金文.陶文 ...
-
他是画坛资深教授,画作独特,中国美术史研究不该忘却的一个人
郑午昌于1894年出生于浙江,名昶,曾担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还曾在上海美术学校担任学校教授. 郑午昌很擅长山水画,所作的山水画以浅绛为主,而且特别擅长于用墨青,笔墨精到,神韵悠扬. 不仅如此,郑午昌 ...
-
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绪论(三)
五 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理论 1.都城布局形制发展与社会形态关系(单城制.双城制与三城制) 都城是国家政府"平台",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国家政府功能不同.组成不同,加之随着人类历史发展 ...
-
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doc
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 按 语:巫鸿(Wu Hung)教授是著名的美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早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1972-1978年间一直在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任职,1978年回中央美术学院美 ...
-
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pdf
·史论评 CHINESE PAINTING & CALLIGRAPHY 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 ◇ 弘毅 美术史进入现代学术体系始于1764年德国 国艺术品收藏得力于其创建者查尔斯·朗·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