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 孝子范庆如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85岁照顾104岁,这对母女皆好福气

    近见媒体报道,85岁老人照顾104岁老母的温馨故事,在广州海珠区传为佳话:海珠区闻笛街胡敏茵(上图左)准备好有鸡蛋牛奶的早餐,把鸡蛋掰成两半给母亲黄碧英(上图右)吃时交代"慢点,别噎到了!& ...

  • 民间故事:木匠回家看见一个老婆婆,原来是村中不孝子的娘

    读民间故事,品百味人生,欢迎观看月汐酱讲故事. 话说古时,郭家村的村民都姓郭,唯独有一个外姓人,他叫刘磊,这刘磊是一个木匠,打的一手好木工活,在十年前便留在了这个村子里,村中民风纯朴,而这刘磊待人接物 ...

  • 清 泉 ――献高堂老母 牛占才 (宁夏)

    清     泉         ――献高堂老母 牛占才  (宁夏) 文中配图为作者书法作品 清泉是滋养万物的源脉,母亲是养育人类的清泉: 我在泉水滋养下长大,我用源源不断的热血把母亲讴歌敬奉. 啊!母 ...

  • 张诚民:没有等到为老娘送终那一天,七旬孝子憾别百岁母

    无臂青年葬礼上衔花寄哀思. 张黎娜 海鹏摄 张诚民想再给妈把水端,洗洗三寸小金莲:他想再蹬着三轮车拉着百岁老母亲逛广场:他想在自己80岁的时候还能继续叫妈:他想骑自行车到北京去观看奥运会--然而,腊月 ...

  • 娘恩,海深

    人世间有许多的深情与感动,但是有一种情,却是最深沉最广阔最无私最动人的,那就是父母的恩情. 刷手机看到抖音上有一则视频,80多岁的老母亲,在她临终的前几天,强忍着病痛,拖着衰朽的病体,拄着拐杖,去村里 ...

  • 宋江拿“孝义”说话,李逵送母入虎口!谁才是水泊梁山上的大孝子

    "孝道"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说<水浒传>,也必定要涉及"孝道"这一话题. "孝义黑三郎"宋江 ...

  • 祁功名作品:逆子与孝子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逆子与孝子 作者|祁功名  主编|幽梦静美               公元1938年春夏之交的一个夜晚,雷公和雷婆"闹"得 ...

  • 张润三的故事||范庆平

    张润三的故事 报告文学  范庆平 张润三,名汝霖,字玉吴,号润三.他生于1901年农历11月17日,马村区范张弓人. 他从小聪慧,淡薄名利,矢志爱国.他初上私塾时,启蒙老师是张效龄,东韩王村人.在同学 ...

  • 【孝道文化】孝心感天的金孝子

    孝心感天的金孝子 金孝子,与陈孝子.董孝子是同乡,也是望云乡(后纯孝乡,为黄店镇桐山后金村)人.他从小立下高大志向,努力求学,但不图虚名. 他与妻子真诚孝奉父祖,祖父生病了,金孝子马上求医治愈.父亲得 ...

  •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的孝道文化,原来是受这本书的启发

    <诗经>展现人间真挚的情感,而一切情感的源头在于亲情. 亲情包括夫妻.父子.兄弟之情,又以父母的慈爱与子女的孝顺为核心. 有关亲情,<诗经>中最为动人的是<小雅·蓼莪&g ...

  • 青岛:用工业文化遗产讲好城市发展故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10 05:46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五一'小长假青啤博物馆接待人数大约有4.4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10%,收入增长了约 ...

  • 晋剧 ★整本★ 《香魂女》 (雷峻 郑芳芳 范庆林 武增贵)晋中市晋剧团

    晋剧 ★整本★ 《香魂女》 (雷峻 郑芳芳 范庆林 武增贵)晋中市晋剧团

  • “百善孝为先”,走读渌渚周雄纪念馆,传承孝道文化活动回顾!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2019走读活动之二 走读渌渚周雄纪念馆 迎着朝阳出发 17日早晨,气温还有点低,孩子们还是早早的到达了集合地点--秦望广场. 朝阳散发出温暖,春风在吹拂脸庞,而小草在用露水清洗脸庞迎 ...

  • 当代孝道文化的一些思考

    ◆诗意地栖居 在这里遇见美,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代孝道文化的一些思考 作者 | 吴佩松  编辑|诗意君 中华孝道 谭晶 - 谭晶单曲集 关于孝道,特别是传统和古代的孝道文化相当丰富,并有大量的阐述, ...

  • 译研专访|文化传播始于邻国,始于故事,始于足下

    --访蒙古国国家公共电视台台长策·奥云达日 摘要: 2016年1月28日,中国文化译研网与蒙古国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举行合作签约仪式,中国文化译研网编辑借此机会对台长策·奥云达日女士进行了简短的专访.2 ...

  • 少年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李白的故事及唐诗选读

    果雪儿国学教育频道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帝国,唐诗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 近日,朝阳小扁鹊--朝阳区少年儿童国学启蒙教育公益项目,迎来了唐诗经典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