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征伐

(0)

相关推荐

  • 论语:八佾舞于庭(3-1)

    <八佾>篇共有26章.主要讨论丧礼.祭礼.射礼.乐歌.礼的本原以及礼乐的意义.本篇主要讨论"礼"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主张维护礼制.礼节规定,表达了孔子如何维护&quo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2)

    原著连载(72)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社会历史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的. [天下一统] 在<诗经·小雅·北山>中,有&qu ...

  • 论语日课424丨忠是相互的,上级忠于下级,下级忠于上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 ...

  • 素说《论语》:季氏篇(二)

    一.原 文  季氏第十六 16.0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 ...

  • 天下有道循仁德——《论语》悟读【412】

    天下有道循仁德,以民为本亲百姓. <论语>第十六篇第二章: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 ...

  • 论语注解,第一六.二章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2)十世希(3)不失(4)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5)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 ...

  • 封建礼乐话西周(二)——周族文武定天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联军于朝歌郊外的牧野一举击溃商军,并于次日攻下朝歌,国祚绵延五百多年,曾经十分强大的殷商帝国颓然倒下,从此开启了周朝八百年王朝. 73.1牧野之战-决定商周命运的一战 探 ...

  • 封建礼乐话西周(九)——夷暴厉贪同共和

    西周在国初武成康三王的持续努力下,创造了'成康盛世':又经历了五位守成之君昭.穆.共.懿.孝,国力虽衰.但余威仍在:却在第九位周天子夷王手中走向衰落的快车道. 80.1<玉帛之路--穆天子西巡& ...

  • 封建礼乐话西周(十一)——烽火诸侯别长安

    昙花一现的'宣王中兴'后,西周迎来了王朝的最后一位天子.由于宣王后期不修政事.穷兵黩武,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增加了平民的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所以周幽王即位后,面临着比历代周王更加艰难的政治局面和经济状况 ...

  • 封建礼乐话西周(十三)——礼乐昌明育文化(上)

    如果说'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立国之本(政治制度),'井田制'是西周的安民之本(经济制度),那么礼乐制就是西周的文化之本(文化制度). 84.1礼乐制为西周各项政治制度服务 礼乐源自先民的祭祀活 ...

  • 封建礼乐话西周(十三)——礼乐昌明育文化(下)

    (--接上一节) 4.乡学的酬酢之礼 '酬酢',原意为宾主互相敬酒,泛指交际应酬.虽然网上一度盛传西周严格禁酒(周公作<酒诰>,西周不再以酒器为陪葬品,改为列鼎),但实际上西周只在初年短暂 ...

  • 封建礼乐话西周(十四)——西周的政体官制

    政治体制是指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使国家机器能正常运转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工作方式等具体制度和规范. 86.1西周等级制度下各层级的主要社会作用 西 ...

  • 封建礼乐话西周(十五)——西周的农业生产

    夏商周三代的经济模式,虽然都是以农业为主,但夏代有一定的游牧.渔猎性质,商代则有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直到西周将井田制度化,中国才真正确立了以农业生产为本的经济模式. 88.1中国先秦时期--夏商周 ...

  • 舒大刚丨仁义·礼乐·忠信:荀子求实的价值观

    仁义·礼乐·忠信:荀子求实的价值观 舒大刚,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教授. 本文转载自<荀子研究>第一辑 摘要 ZHAIYAO 家的核心观念,自孔子"仁智勇",至董仲舒形 ...

  • 十三征高句丽,历代征伐高句丽详解

    一征高句丽:在公元前195年,西汉的燕王卢绾北走匈奴后,其部将卫满带领旧部灭掉箕子朝鲜并建立了卫满朝鲜.公元前109年,卫满朝鲜右渠王发兵突袭辽东,汉武帝随即发兵5万,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一支,从齐地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