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揭阳 老糖味道
饮之和者潮汕工夫茶,食之美者潮菜,饮与食的长期结合,延续着茶宴的遗风,形成了潮汕桌席的独特风格,席间配上2-4道工夫茶,添的是“和与爱”,回味的是醇厚温绵的气韵。品工夫茶配“茶配”,体现的是一种休闲自在、自得其乐的心境。品茗话家常,可谓是潮汕人每日必做的功课,浓浓茶香,伴上美味甜点,在这里,生活可以是这般滋味。

花生、甘蔗不仅仅是农作物,当与麦芽(生)糖相遇时,摇身一变成为最甜蜜的美食豆仁糖的系列品种,不但充实了“茶配”的内容,更为潮汕习俗增添色彩和内涵,也成就了打糖工艺的勃兴。
其中较为独特的是棉湖'茶包'习俗,旧时饮茶至乐时,就往茶料铺(糖铺)买茶配,糖果多样,用纸整齐包装,即为茶包。在婚嫁送聘中的喜糖也就叫茶包,并在茶包上面贴红纸或红双喜以示喜庆。茶包以份计算,4样糖品(品种灵活)合为1份。送茶包时大辈、亲戚一般12~16份,一般朋友为4份,老妈要加2份神香饼(每份4块)。大户人家操办聘礼还要请师傅上门精工打糖,显示隆重。
汕头曲艺家王敏先生有竹板歌《夸潮汕》唱道:“梅林出名老柿饼,桥柱出名熬柚皮……店市出名落汤钱……仙城出名好束沙,榕城出名乒乓粿,流沙出名浮豆干……贵屿出名浮朥饼……”还有达濠米润、海门糕仔、靖海豆楫、田心豆贡、隆江绿豆饼、樟林绿豆糕、棉湖冬瓜丁、黄冈宝斗饼、龙湖酥糖、葵潭蜜李等等,这些地方名产,均是上乘的“茶配”。繁多的品种,上等的品质,精致的形态,让潮汕“茶配”受到海内外茶客的喜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