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之探窥 ——兼析范进艺术形象

(0)

相关推荐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清代初中期文学之五:吴敬梓

    中国清代初中期文学之五: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 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官僚世家,祖辈有不少达官显贵.但是到了他父亲时,家道已经衰落.他父亲只中过拔贡,晚年出任 ...

  • 评述《范进中举》

    评述<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比较著名的一部讽刺性小说,作者吴敬梓生活的时代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同,都是属于十八世纪上叶,但吴敬梓生活 ...

  • 孟宝跃:《儒林外史》中有关书法情节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以儒者为主要描写对象,这一对象也是与书法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作者吴敬梓充分利用书法文化的独特表达作用,使其在描写人物特点以及烘托文化氛围等方面扮演 ...

  • ​《儒林外史》典型人物、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典型人物 马二先生 <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典型人物,本名马纯上,因屡试不举,以选书为生,为人古道热肠,治学近乎迂腐.杭州游历,体现马二先生人性一面. 马二先生虽没有王 ...

  •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学生小论文3篇)

    浅谈<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特色 孙榕 摘要:作为书中最为显著.最具成就的艺术特色,讽刺艺术是读<儒林外史>时不可不研究的.本文即从"讽刺情感""讽刺 ...

  •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点

    文/肖旭 <儒林外史>的结构独具特点.全书没有贯穿人物和主要事件,却有整体的布局,作者安排了楔子和尾声,开始介绍王冕,结尾描写四个市井奇人,互相映衬,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作者在反对科举制思想 ...

  • 【古代文学】简析《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

    一.长篇结构的新形式 近代长篇小说传统的结构方式是由少数主要人物和基本情节为轴心构成一个首尾连贯的故事格局.<儒林外史>把知识分子厄运放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背景中去描写,以心理的流动串联生活经 ...

  • 《儒林外史》十大骗局之七——慎卿探妙

    杜慎卿主要出现于<儒林外史>的第二十九回至第三十一回.作品是这样描写他的第一次亮相:"那正是春暮夏初,天气渐暖.杜公孙穿着是莺背色的夹纱直裰,手摇诗扇,脚踏丝履,走了进来.三人近 ...

  • 叶楚炎:新见《怿堂诗钞》与吴敬梓关系考论——兼论《儒林外史》中余夔的原型人物

    涂逢豫,字长卿,一字怿堂,号莼溪[1],是雍乾年间南京的著名士人.宁楷在叙及南京的友人时曾在诗中写道:"南有陶蘅川,北有程棉[2]庄,东有戴古田,西有涂长卿.如此数君子,高躅均非常.志趣或小 ...

  • 《儒林外史》: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最高峰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长篇小说,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儒林外史>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它塑造 ...

  • 油画艺术:探析西方油画在 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世界油画里性感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已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