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六:东晋的道教
相关推荐
-
道德真经广圣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2021-04-22 18:55 点击:14次 <道德真经广圣义>是唐末道教著作.杜光庭著.前有天复元年(901)杜光庭自序."义"发挥唐玄宗<道德经> ...
-
道教中的“贵族”——上清派
道教产生于中华民族社会底层.特别是早期的道教支派五斗米道,更是方仙道与西南少数民族巫术相结合的产物.这使得早期的道教不可避免地受到原始巫术的影响.例如道教中的涂炭斋,明显是上古巫术的遗存.类似涂炭斋这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伊斯兰教之六:倭马亚王朝时期
伊斯兰教之六:倭马亚王朝时期 (1)倭马亚王朝和政治反对派 660 年5 月穆阿维叶在耶路撒冷自称哈里发.661 年阿里被刺后,伊拉克宣布阿里长子哈桑(624-669)为继承人.穆阿维叶不予理睬,于大 ...
-
《世界宗教源流史》日本神道教之六:神道教文化
《世界宗教源流史》日本神道教之六:神道教文化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八:佛道的斗争与融合
中国道教之八:佛道的斗争与融合 东晋南北朝时候,由于帝王贵族的支持和杰出道士改造,道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早期原始道教的不成熟和魏晋统治者投鼠忌器的态度,使道教的发展远逊于外来佛教的传播势头.在组织上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4
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4 楼观道正式形成后,大体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起,魏末北周以至隋唐之际,该派以终南为中心,包括华山及京城长安在内的关陇一带广为传播,并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崇奉,成为继寇谦之新天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3
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3 北魏统治者原为鲜卑族拓跋氏部,自386 年于代北建国后,魏初诸帝便实行了与汉民族相同化的政策,北魏太祖道武帝" 好黄老,颇览佛经" ,太宗明元帝,&q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2
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2 (3)寇谦之与新天师道 道教在中国北方的发展主要通过嵩山道士寇谦之(365-448 年)对五斗米道的改革,创立新天师道,实现了道教与封建皇权的结合.寇谦之生活的时代,相当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1
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1 东晋后期<上清>.<灵宝>等大批新经典的问世,丰富了道教的教义与方术,但在新经典的流传过程中,颇多伪造滥传,致使真伪混淆.且各流道士在传经过程中,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四:道教团派的二级分化2
中国道教之四:道教团派的二级分化2 而张鲁及其属民的北迁,则给五斗米道带来了双重的影响和后果: 其一,五斗米道在巴蜀汉中分设24治,以天师为最高首领,下有治官.祭酒分统道民,有如郡县官吏,组织比较严密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三:五斗米道与太平道
中国道教之三:五斗米道与太平道 (1)五斗米道 一种宗教要形成一股社会力量,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并拥有众多的下层信徒.由民间巫术发展起来的符箓派虽以长生成仙为宗旨,但其主要宗教活动是符水治病,祈祷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