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驾车在海淀路段设置了3个上下车停车点。所有试乘人员只能在这3个点上下车。我出了稻香湖地铁,通过Apollo go APP预约车辆试乘,30min之后,系统提示我接到一单,之后Apollo go车辆安全员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上车点不在地铁口,让我到指定地点上车。我又徒步去指定目的地。期间由于时间太长,之前预约的车辆被系统自动取消。到达指定地点后,我又重新打开APP预约,但现场参与体验的人很多,等了大概10min左右,重新有车辆接单。从下地铁到真正坐上车全程折腾了一个多小时。
对于这一段体验,只能用“机械”来形容。即便安全员知道你在哪里,它也无法操控车辆过去接你,因为非必要情况下,他无法控制车辆,你只能自己到指定地点上下车。同样,如果你没有预约,即便车辆在制定地点处于空车状态,你也无法上车。因为进入车内你需要通过车内二维码启动车辆。目前并不清楚车辆的接单逻辑。我到达指定停车点到再次预约上车辆大概是10min,同行的体验人员中也有等了30min还没有预约上的,据他介绍也有刚来立马就预约上车辆的。所以这个接单逻辑显然不是按时间先后来设定的。Apollo go taxi丑爆了
折腾了一整天,看到Apollo go实车的那一刻脑子里瞬间冒出3个字:丑爆了。它没有车牌,只有车内有一个类似临牌一样的试驾车牌。百度Apollo go 自动驾驶系统的载体选择的是林肯的mkz 轿车。
举个例子,正常司机驾驶时碰到一些沟坎,或者减速带都会下意识减速,包括变道的时候会做一些加速动作,但Apollo go 会保持原速度冲过去,这就使得在过一些沟坎的时候车内人员会非常难受。现阶段来看,百度的自动驾驶做市场预热,搜集数据的可能性多一些。如果要投入使用,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可能会有一定的操作空间,比如特定路线的机场摆渡车、工厂运输车、基础设施更完善的高速路况等。如果要在百姓生活中大规模落地,可能还要再等等。总之美好正在发生,但是,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