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文献整理与唐代文学的学科建设── 读《唐才子传校笺·补正》札记
相关推荐
-
“九华四俊”交游考(下)
图片可上下滑动 JiuHua SiJun JiaoYou Kao "九华四俊"交游考 吴振华 微信版第784期 "九华四俊"是晚唐的一个较为重要的诗人群体,他 ...
-
东亚视野中的唐诗
唐诗的编集起于唐代,主要是为了保存诗作:而后世搜辑.整理唐人诗集时,所进行的爬梳.补正和辨伪等工作,就进入了唐诗接受的范围.东亚各国自古至今,辑佚.编校唐人诗集者不乏其人,日本的成果尤为突出.当年遣唐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略说大唐才子李涉及其咏润州诗
□ 郭殿忱 李涉遇盗赠诗 <唐才子传>载:"李涉,洛阳人,渤之仲兄也.自号'清溪子'.早岁客梁园,数逢乱兵,避也南来,乐佳山水,卜隐匡庐香炉峰下石洞间.尝养一白鹿甚驯狎,因名所居 ...
-
蒋寅|一条景德镇唐代白瓷史料的辨正
熊寥先生<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四章"颜真卿.陆士修云门教院诗会与景德镇唐代白瓷",论证唐代建中年间颜真卿.陆士修在饶州浮梁县新平镇( ...
-
蒋寅|新见王渔洋暮年事迹重要史料——读王士骊《幔亭公漫录》札记
2011年2月,我在山东图书馆查阅资料,翻卡片看到一种王士骊撰<幔亭公漫录>.王士骊是王渔洋亲族中感情最亲密的从弟,此书印象中未见人提到过,急忙调出阅览.原来是一册巾箱本大小的青丝栏钞本 ...
-
张弦生:河南文献整理史的集大成之作——读王钢先生的《中原文献整理史稿》有感
张弦生:河南文献整理史的集大成之作——读王钢先生的《中原文献整理史稿》有感
-
蒋寅|我对文学理论的技术要求
自上世纪末开始,国内文学理论界明显流露出一股焦虑情绪.与八十年代的理论热情不同,九十年代以"失语症"为代表的种种言说,都给人一种劳而无获的失落感和悲观色彩.虽然出版了上百种文学原理 ...
-
蒋寅: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兼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上)
关于韩愈(768-824)诗风的变革,前人与当代学者多有论述,大都从避熟取生的动机着眼,论述他对怪奇风格的追求.如清代批评家方世举说:"大历以上皆正宗,元和以下多变调.然变不自元和,杜工部早 ...
-
蒋寅|文学思想史:视角与方法——重读罗宗强先生《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一部优秀学术著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提出一整套思想方法和认知模式,在知识更新的同时给人以思维方式的启发.一部学术著作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者而不是前者 ...
-
蒋寅|学术史·思想史·批评史——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读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是张伯伟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于1989年,其中有关"推源溯流"和意象批评的论述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写成,从大学论文到博士 ...
-
蒋寅|权德舆与唐代赠序文体之确立
权德舆是中唐贞元.元和年间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也是创作历程及面貌保留得最为完整的作家.自上世纪以来,由于文学观念的狭隘偏见,这位极具典型性的唐代作家始终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在研究中唐诗歌时,发现 ...
-
蒋寅|从目录学看古代小说观念的演变——兼谈目录学与文学的关系
一.目录学与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的目录学,从刘向校书"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开创体例[1],至纪晓岚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以说已臻完密.历代记载各种书籍的编辑纂著及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