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沉思录(04)——潜阳与封髓

  这篇文字是后期加上来的。非常抱歉把潜阳、封髓这类很专业的词语放在了靠前的篇目,原因是,我总觉得没有把“生命现象”讲明白。
  我学中医是从“火神派”启蒙的,对于火神派,业界褒贬不一。曾看到有人在网络上长篇大论来诋毁火神派,支持者众多;也常常见到有人说火神派非常高明。如果你是初学者,你肯定不不明白谁是谁非,但是,如果你遇到一些问题很难解决,那么你就明白什么是火神派了。
  先讲一个故事。某年春天,幼儿园组织让家长陪同小朋友去放风筝,我陪儿子去郊外玩了一天,回家以后左上外侧牙龈肿痛,疼得不严重,我就没有管。两三天以后,剧烈疼痛,我以清胃散加石膏治之,遂大有好转,我以为这样就可以了,等待自愈就行,结果一个礼拜以后,有一天傍晚,突然又牙疼剧烈,为了应急,我以细辛粉末涂痛处,略好转,继而又服清胃散,次日,疼痛略减,效果大不如第一次。我又服牛黄消炎片,疼痛由一大片缩小成一小块,然后牙龈处肿起了一个红色、花生米大的包,服用牛黄消炎片到第四天,那个包依旧没有明显减小,但是,我开始出风疹了,每天到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全身很痒,稍微一挠就一条指甲印,最严重的时候,整个大腿都被我挠得肿了起来,好在,肿的时间都不长,一般一个小时前后都会自动褪去。我经过反思,我认为这是过度服用寒凉药引起的,我就停止了服药。但是,牙龈外侧那么大的疙瘩,说话都不方便,吃饭稍微碰一下会剧痛难忍,我想着,即便治不了根,也得把这个疙瘩缩小,读《陆渊雷医学全书》了解到了桔梗的要义,我想,桔梗既然能够排脓,那么服用桔梗应该可以缩小这个疙瘩,后来服用桔梗和丹皮,这个疙瘩果然明显缩小,因为我没有把握,只喝了两副桔梗和丹皮,就停止了。牙龈肿痛最后演变成一个牙龈处长了一个疙瘩,从阳历3月一直持续到4月底,但是,一直到5.1劳动节,这个疙瘩依旧有两个麦粒那么大,而且每天有那么一两次还会突然肿大一点点(然后又缩回去),风疹却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让我忧心忡忡。
  经过反思,我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浮火,而是阴重阳衰,阴把阳逼了出去,治法应该从温阳着手。正巧那几天我在老家,我就请教了老家某老中医前辈,他给我写了一个方子,让我好好研究,我看了以后,我说这不是潜阳丹和封髓丹嘛,老先生告诉我,这就是收纳浮火的治法。回西安以后,试了一下,果然效果很好。注意,这里讲的是另一个方法,与之前文字中讲的“半夏散及汤”是不同的路子。
  到这里,故事就讲完了。这件事能引起怎样的思考?热病用寒凉药对不对?当然是对的。但是,一定就对吗?不一定。这样来思考:假如,第一,人体阴阳之间有一个比例;第二,解决方案有两种,以进为进(拳头),或以退为进(糖果),要根据某一个阈值来确定;第三,如果阴阳比例低于阈值,则用寒凉,高于阈值,则用温热。
  再把故事套进去看能不能解释。第一次清胃散有作用,是因为阴阳比例未超过阈值,阳气尚充足,这个时候的火,真的就是没有根浮火,这时候用寒凉药能挫伤浮火;第二次清胃散效果不佳,是因为之前服用清胃散已经伤了阳气,阴阳比例超过了阈值,火从下半身离家出走了,跑到了牙龈处变成了有根之火,所以用寒凉无法治疗;第三次用潜阳之法治疗有效果,是因为附子加龟板温热了肾阳,砂仁又把火搅动了一番,一个是外面的环境不稳定,一个是故乡(肾,坎卦中的阳爻)对出走之火招手,一个是打击了阴(老家的敌人)的气焰。三者合力,达到了“引火归源”的目的。
  如果上面的解释仍然比较生硬,那么再来看一些生活案例。一对夫妻本来和睦相处,突然有一天老婆发现老公和某女同事略有暧昧,然后老婆收拾了老公一顿(记做A),随后,老公和那女同事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大家和睦相处。又过了一段时间,老婆又发现老公和女同事再次暧昧,然后一哭二闹三上吊,极尽折腾(记做B),老公受不了老婆的这般泼辣,竟然和那女同事关系更加亲密。老婆看到事与愿违,痛不欲生,开始玩命,发动周围人群采用各种手段对老公方面施压(记做C),结果老公未见回心转意,却更加促进了老公和那女同事之间的亲密关系。最后,老婆想自杀,却意外得到到高人指点(记做D),对老公这次“跑偏”不过问、不追究,更加孝敬公婆、照顾子女,牺牲自我以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并留台阶让老公回家。时间久了,老公慢慢发现了女同事的各种缺点,想到自己的父母子女,又看到了自己老婆向好的方向转变,终于开始想回家。最后,回到老婆身边,一家人再次美满幸福。
  上面的例子我们看,第一次A老婆收拾老公,就是寒凉泻火的作用,在在身体没有大问题的前提下是可行的;第二次B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是过用寒凉,乃攻乏之法,一定要把握尺度,避免得不偿失;第三次C开始玩命,就是不顾一切原则的使用寒凉攻乏,只会造成伤害,不会对健康有帮助;第四次D实际上就是容错、以退为进、以德服人、绑心栓狗之法,即温肾潜阳之意。
  关于“绑心栓狗”,这是我自己“发明”的词语,比“得民心者得天下”听上去更市井一些。我小时候就在想,狗为什么不嫌家穷?无非三个原因,第一,有饭吃;第二,有活动空间;第三,有互动。我一直都认为,婚姻对于女人来说,让男人不离心,跟“栓狗”是完全一样的道理,很多女人在处理夫妻问题的时候很难做到“糊涂”二字,清楚明白固然重要,但是,很多事情要假装不清楚、不明白,这才是处世真正的要义。让对方拥有自我空间,就像你给了对方钱一样,否则的话,对方在你跟前就是赤条条的,没有任何隐私,没有隐私就没有尊严(“警察国家”的悲剧),任何人都不喜欢被紧束的感觉。另外,火车之所以脱轨,是因为轨道比两侧高。想想看,事物通常都会选择阻力最小的方向,如果轨道始终比两侧低,那么火车就永远不会脱轨,这就是奉献的价值。如果你始终比你周围的人更乐于奉献,那么你始终比别人更容易受欢迎,天下人心都有可能向你,更何况是自己的配偶?我反复讲,人体是生命现象,生命现象绝不能单单依靠物理现象的思维模式去看待,要多从历史、人生、生活这些现象去反思人体现象。目前西医宣扬的发烧用“物理退烧”,就是典型的物理现象的思维模式,热就用寒来攻,一直往前拼杀就一定会走向胜利?算了吧。这种脑子,完全就不懂长治久安之道,怎么可能能为健康保驾护航?
  治病是一样的道理,在糖果和拳头之间适时选择。寒凉就是拳头,温补就是糖果,并没有谁对谁错,要义只在适时选择。《伤寒论》在温热方面没有讲太清晰,后世从朱丹溪开始大开寒凉之门,弊端重重,清朝乾隆御医黄元御对此多有批判,然而直到当今,很多人还是无法搞明白温热与寒凉之间的来龙去脉。依我说,“火神派”最大的贡献不是以“火神”的角度看问题,而是提出了“潜阳丹”、“封髓丹”这样的好的解决方案,对于中医的贡献,吴又可“达原饮”(《瘟疫论》写得非常高明)、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吴鞠通“桑菊饮”、“银翘散”(《温病条辨》这本书很烂)、民国张锡纯的诸多药方等等,都是中医发展的妙笔。当下,在老中医李可的影响下,不少人研习“火神派”,这实际上是很危险的。郑钦安、李可,他们都有深厚的中医功底,是弄懂了中医以后擅长以“火神”视角看问题的。而现在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学透中医,却照搬“火神派”的路子,不仅不能代表中医的新秀,却成为了中医的一大毒瘤。
  我用婚姻来做中医的比方,有人认为这两类事情距离太远,不甚相合。这其实就是象数的思维方式,我知道象数的奥妙,所以我这样来思考问题。象数要义之前提到过,只要结构类似,就可以相互验证,我在思考中医问题的时候,宁可用历史、用人生、用弄权、用敛财来打比方,都不会轻易用物理、数学来打比方,因为直观的数学模型往往不能模拟生命现象。当然,这也是西医一贯犯错的根源所在。

(0)

相关推荐

  • 火神派的理论渊源中医将自然界东西以五行划...

    火神派的理论渊源 中医将自然界东西以五行划分为毛虫.羽虫.裸虫.介虫.鳞虫五大类别,其五行属性详见下图,其中人为裸虫之长,万物之灵,五行归于土,所有中医认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而土由火生 ...

  • 学医沉思录(01)——开篇

    我总想写点与中医有关的东西,多次动手,每次只写了个开头.我担心3件事情,第一,我的表达能力不好,第二,即便我努力去表达清楚,读者未必能够准确意会我的表达,第三,言多必有失.某种程度上,人们对别人的理解 ...

  • 学医沉思录(02)——我的学医之路

    和很多人不同的是,我写的东西有太多的第一人称"我",因为我讲的都是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的理解,不可避免的都是"我".我写不好东西,不知道怎么表达才能让别人读起来舒服 ...

  • 学医沉思录(03)——中医的思辨

    任何一门学问的研究大抵有两种方式,一是思辨,一是实证.比如物理学,有的人坐在办公室想想算算,就能解决问题:有的人则用实验验证来不断前进,也能解决很多问题.前者重思辨,后者重实证.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 ...

  • 学医沉思录(05)——多元论

    世界的构成,认为是一种东西或者同类的东西,相邻事物之间可以彼此转化推导,这就是一元论:认为世界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任意事物之间皆相互影响.彼此关联,这就是多元论.举个例子,人可以按性别来区分,又可以按 ...

  • 学医沉思录(06)——辨证施治

    自然法则不可逾越.凡有关于"生命现象"的任何行业,总是一片黑暗,医疗尤其如此.连美国这样的国家,也要求在药品说明书上印上"主治",医疗愚昧可见一斑.愚以为,药品 ...

  • 学医沉思录(07)——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常常有人问我中医好还是西医好?这很难答复.外科,如骨折.利器所伤之类,身体的"软件"运行良好,"硬件"这些缝缝补补的事情,我是推荐西医的.除此之外,凡是系统内部 ...

  • 学医沉思录(08)——当癌症被攻破之后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世上的事情一通百通.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国家的兴衰走向是完全一样的规律,读懂了中医,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人生.正因为如此,即便我深知自己人微言轻,但,从来不妨碍头脑清醒.     与很 ...

  • 学医沉思录(09)——健康与寿命

    常看到一些微信群或公众号推送一些养生方面的东西,多冠以名医.教授.大师之类,大多数文章,其观点,不是无关痛痒.人云亦云,便是荒唐可笑. 什么是健康?愚以为,健康应该包含身心3个方面,首先,身体内部的运 ...

  • 学医沉思录(10)——衰老、肥胖与减肥

    如果用数学中的"积分"来看待生命质量的高低,我认为有两个因素,一是每个当下的身心状况的好坏,另一个是总体持续时间的长短.于健康而言,即,尽可能身无病痛,尽可能活得久一些.衰老是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