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孟子》讲演录(第二讲)

(0)

相关推荐

  • 博学思辩 |“和为贵”辨义

    <论语·学而>中记载了孔子弟子有子一句被后世广为流传的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和为贵"中的"和&quo ...

  • 孟子性善论与康德善良意志论之比较

    孟子阐发的性善论为儒家道德哲学的展开提供了始源性的理论基石, 规约了儒家德性论的基本理论取向.康德的善良意志论是西方道德哲学反思进程中的理论枢机, 代表了西方道德哲学规范论的基本理论取向.性善论和善良 ...

  • 《孟子》卷11告子章句上诗解1性能善恶势使之然

    题文诗: 告子有曰:性犹杞柳,义犹杯棬;以人性为, 仁义犹以,杞柳为杯.孟子问曰:子乃能顺, 杞柳之性,以为杯乎?或将戕贼,杞柳而后, 以为杯也?如将戕贼,杞柳为杯,则将戕人, 以为仁义?率天下人,而 ...

  • 孟子日课183丨每个人心中都自带向善的内驱力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183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 ...

  • 牟宗三《孟子》讲演录(第十讲)

    天道代表绝对无限.每一个文化传统里都有绝对无限.佛教没有天道这个观念,但佛教也讲绝对无限,涅盘法身就是绝对无限.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绝对无限就是天道:在西方基督教传统里,那就是God,God就代表绝对无 ...

  • 牟宗三《孟子》讲演录(第八讲)

    上次讲"心之所同然".这是肯定人(照康德的说法就是一切理性存有)皆有心之所同然这个本心.这个本心是义理之心.这个"然"作动词,是"肯定"的意 ...

  • 牟宗三《孟子》讲演录(第七讲)

    <孟子·告子章句上>自"乃若其情",至"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这一段是正文,正面的主张,"性善"的主张就在这里提出来.下面从 ...

  • 牟宗三《孟子》讲演录(第六讲)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上一堂讲过,这句话的意思是,就着性之实来说,它可以是善,这就是我所谓善. 性之实是善,但不一定都能表现出来.这涵着说,性本身是善,但 ...

  • 牟宗三《孟子》讲演录(第四讲)

    第四讲 告子说:"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问:"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告子答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 ...

  • 牟宗三《孟子》讲演录(第一讲)

    一九八四年一月至四月间,牟宗三先生于香港新亚研究所讲授<孟子>.讲演录由卢雪昆教授据录音整理,杨祖汉教授校订.全文共十讲,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连载于<鹅湖月刊>中. ...

  • 牟宗三《孟子》讲演录(第五讲)

    第五讲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 ...

  • 牟宗三《孟子》讲演录(第三讲)

    第三讲 "生之谓性"是说性的一个原则."性犹杞柳也.""性犹湍水也."是比喻.下面说:"食色性也."是从"生之 ...

  • 牟宗三:《老子》讲演录(下)

    说明:一九八六年八至十月,牟宗三先生讲授<老子>於香港新亚研究所,现由虑雪昆教授据录音整理,杨祖汉教授校订,全文共十讲. 我们看第三十七章,<道德经>上篇最後一章. 道常无为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