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小取》初释义(5-3)
相关推荐
-
《中国哲学简史》(8)墨家的“知识论”和“辩证法”
<墨子>中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与其他各篇性质不同,特别有逻辑学的 ...
-
朱清华:海德格尔以存在论诠释范畴
<范畴篇>是亚里士多德早期的重要作品.其中许多概念和重要结论,在亚里士多德思想发展中,常被作为理论基础来论述其他思想.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一再引用<范畴篇> ...
-
墨家《小取》补释义( 5-2)
*注:本文侧重论述现代墨家"辩论"问题.以此说明"止类以行人"之"止"所具足比附功能怎么在"止"体验中实现出来的,这一点 ...
-
墨家《小取》补释义( 5-1)
*注:本节围绕<经上><经下>在焦点止境位置处所标志如何实现名学论述之"唯一性"展开.这种名学技术之唯一性在名学技术表达上,就是要令焦点止境位置处所获得&q ...
-
墨家《小取》补释义(4-2)
正文 *注:本节侧重"最字-描述事件"具足的"比附"比附结构视角下展开论述主客体技术构成机制. 作为墨家主客体技术论述机制,务必是要从<经上>到&l ...
-
墨家《小取》补释义(3-2)
*注:本节从墨家<经上>和<经下>彼此关系出发,进一步论述先秦墨家从焦点止境位置处所之宏大特征层次之"最字事件"向着"描述事件"--&q ...
-
墨家《小取》补释义(3-1)
*注:这部分主要解释先秦墨家通过宏大特征层次之"最字事件"延伸出"描述事件"--"描述事件"再延伸出相应的具有静止特质之"这一个& ...
-
墨家《小取》补释义 (2-2)
*注:本章难点在焦点位置处所上"最字事件"和"描述事件"关系论述上.尤其"描述事件"所具足的"比附关系"--" ...
-
墨家《小取》补释义 (2-1)
(二) 既然<小取>全篇都是以"小取"修身功夫,对焦点止境先天-守持结构守持功能(所具足比附功能)影响和结果为出发点,这也决定了<小取>全篇论述内容在根本上 ...
-
墨家《小取》补释义
导读:墨家<小取>流传下来实属不易.兼之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散失,幸有晋鲁胜拾遗,才得以流传至今.在庆幸流传时候,却也发现<小取>篇是不完整的,因为其残缺导致无论怎样解读,尤使我们 ...
-
墨家“《大取》”初释义(6-5)
*注: 正文 12."圣人也,为天下也,其类在追迷".本条开始,"兼士"所秉持"兼爱天下"修身意涵,已经不再仅仅囿于"兼爱&qu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