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评论在线||邹洁:明杰诗集《巨石与水》的读解

追索明杰的诗歌情怀
——明杰诗集《巨石与水》的读解
文/邹洁
白日徜徉在光影的世界里,夜晚读诗,自是人生一大情怀。于夜间的迷离中,怅怀诗中作者的思意,凡尘滚滚,一并收拢。那块“巨石”把世间的阴影压得无法动弹,一角“水隅”见证了多少的爱意缱绻,欲说还休。诗人明杰在刚柔并济中,诉说着天、地、人、情的厚重与感伤。明杰人生经历之下的诗意,是一纸子美的叙事诗,用奔波与寂寥松散了陈年的彷徨与对人生的“忠心”。生命诚为可贵,而“鬼魅”般的哀思穷愁才是诗人的生命传奇。回顾过往,子美尚且有在穷哭时的“清辉玉臂寒”,而明杰亦是“多情的风托起一个梦”(《孤独的小屋》),诗人古今,古今诗人,在香烛边,或是灯影下,千年之后诗人明杰,用浪子情怀开始播撒自己信仰的种子,在一方情感沃土里植育出关于诗歌的参天大树。而读者自会背靠大树,于心灵的绿荫里享受诗歌的凉风习习,沁人心脾。
明杰是当代的一位“真”诗人,这不仅是能洞察出山之巍峨,水之婉转,体会叶之荣枯开落,生之无常圆缺,更为重要的是觉察诗歌走到了今天到底在本体上还需要什么,诗永远不能被混淆,它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文中君子。当下的混沌风气,不得不让真诗人们继续埋头思考。扎稳诗的根基,维护诗的尊严,明杰通过自己的诗作诠释了这一切,用异样的透视,署清真正诗人的名义。用原始的自然之声叫出有节奏的天籁,让这声音诉诸于世俗,揭开一切外部表面的覆盖,开掘精神的深处。诗并不是宗教的,而是在每一个灵魂深处找到真正的共鸣共振。在明杰的诗中,他没有任何预言,因为他知道诗人是心向光明,撼动当下的,憧憬未来的事情交给读者的感受,于阅读中各自体味吧。
诗中的明杰有陶醉,有感伤,有悲恸,有对土地、女人等自然意象那么多的描画与膜拜。但诗人并不是疯癫的,也不是糊里糊涂,而是在质重的经历中等待,等待“不惑”等待“知天命”,等待生命的陨落与降生,于死生中萃取灵魂的不老灵药。多少年后/当白天蓦然消失/我就用母亲的故事/点燃黑夜/直到我孕育的太阳/在黑白交接的时候/出生(《无题》)。明杰在人生看似行到水穷处时,“母亲”情结能让自己的发丝不再断裂,肌肤不再脱落,人生健康而勃勃。就算一千年以后,思念与情结不灭。诗中明杰将母亲、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个空间维度里,三者之间弥漫着无以诉说的血浓于水。情感作为维系生命关系的第一元素,不会因为时间的自顾自而变淡,更不会因为生死两隔而阻断。明杰在死与生的终极关怀里饱含着豁然达观的哲学态度,超脱于俗世天外,既是对母亲的礼赞也是对新生命降临的欣喜与尊重。
诗不是大众文化,而大众所都能理解的也绝不是诗。诗人是向下的,在这种“姿势”中找到灵魂的最高度。社会的浮华与喧嚣久已,而质朴平实尤其是诗歌的质朴平实就更和人类对“为人以诚”达成了某种共振。都说诗中能现出诗人“本事”,这是在那片厚重的土地让自己锻炼出来的“情节”,在那间“孤独的小屋里”,回忆着“父亲的秋天”,怅惘着爱情的“长歌”“短歌”,在生命中悲悯世态万千,在熟稔后痛哭“儿子的话题”。在那片黑土地上明杰刻下的理想,膨胀成了世间少有的震颤。一花一世界,一韵天下情。那坚毅的脚踝,踏出了一步又一步的牧场与村庄、喧嚣与清净:
“站在土地的中央/念祖母的戏文/然后捡起去年犁痕的怀念/和乡溪里祖先的背影”(《晚会》)。这是诗人在“一遍遍咀嚼母亲与父亲茂盛的声音”。
“白鸟  这些爱情的孩子/多少年来  承载着爱情的疆域/也许它现在累了/那么就让它起飞吧/尽管  爱情即将逝去”(《爱情即将逝去》)爱情的音乐也许就在不久将要停息,世间万物纵有一逝,在即将逝去的一瞬,定格放大成如眼泪般澄澈的琥珀,珍藏在自己的宇宙里,何尝不是一种凄美绝唱。
“是儿吃完了您生命的全部/但那时,儿不知道什么是眼泪/妈妈。明天儿就到那涑河边/跪下,补上儿的泪水与儿的呼喊”(《儿子的话题》)此诗令阅者亦无不感之,慨之。笔者在此附一短诗略表己意,“慈母手中线,盼儿长成时。子来欲孝媪,却向涑河边。”
一个诗人,不断走向时间与空间的纵深处,去开启无数的“出发”,去寻找“太阳之火”,去挖掘“生命之根”。明杰知道,皮肤可以伸展渴望,“波涛之手”可以封存沙漠。人类的河流,没有永不停息地消磨,也不会永沉岁月。时间门口的祭坛,已发出圣洁的光辉。明杰的性格中很少有着“眼泪”﹑“悲伤”与“祈求”,就算得他在冬日的严寒中,却依然心中火热,有着效法青莲居士“征衣卷天霜”般的气概。
     “人有人路/鱼有鱼路/鸟有鸟路/风有风路/路是有生命者的守护神/如果  心中没有路延伸外面的空间/那么  太阳将消失/暴雨将消失”人生失落者纵然终生平安,却少了如生命 “狂徒”的那份执着与震撼,他们足能遥震得西域阴山巍巍崩石。
诗人在《天地中 一个明杰》里把季节的意象嵌入了生命的轮盘。春天,怀念“一贫如洗的故乡”里“厮守多年的父母”,心若纯水的小妹和已逝的外婆。亲情像一杯甘甜的泉水,在诗人流浪远行的路途中,浇灌干涩的心灵紫陌。感叹韶华易逝的背后,更是超脱物外的豁达,在命运的生生不息里追索繁殖的精妙。夏天,“明杰要告诉你/他所对峙的城堡/依然巍立/那些粉碎神话的城堡/正排队购买/可以倾覆他的悲恸/可以麻痹他的神经/而他是鬼斧神工的汉子/是佩弓筑墓的工匠/他要将复仇的烈焰如袅袅香烟般/沉闷地哭唤/城堡的乳名”,在夏天的炽热里,明杰蔑视现实物欲的丑恶,在历史滚滚向前的浓烟里,拒绝迷失,拒绝堕落,而是选择做一个内心坚定的勇者力挽狂澜。   
秋天,“以所有的风景作为背景/缀满大湖的诗句/想象成季节之外的企盼/那时演绎历史的编钟之声就来了/伴着粮食和酒”,在一个收获的季节里,盘点历史的得与失,不能躺在已有的荣誉里坐吃山空。历史的更迭里,只有不断超越才是人类文明向前迈步的母题。“让我在黄袍加身后/倍感艰辛”(《烽火连天》),虽然只有数字,却塑造了一个永不停歇的人格丰碑。冬天,“感受普希金和他的沉默/他在等待/等待这震耳欲聋的世界/生多少新舟亡多少旧船/他怡然啜饮千万种美丑/美和丑来去匆匆/它们独占黎明和黄昏/在围墙之内人之外/回归田野/不战自败/他经常翻晒对方的诗歌/在二十一世纪的水路上/他将成为医生/或乞丐”,在明杰的诗作里,常常有着他对前人的致敬,常说“文人相轻”,可我们的明杰,是生于天地间的铮铮硬汉,有一颗广博谦虚的求学之心,将自己的姿态放低,以“乞丐”的卑微去汲取前人的营养,在风轻云淡的日子里独自向晚。明杰在四季轮回里,携着如诗歌般的缜密心思,敏感地沐浴着阴晴圆缺而宠辱不惊。
除了在诗中,作者从不“沉溺”。明杰爱诗中的个体自我与饱含自我的历史与智慧。他最善于组合中有创造。如“受伤的/死亡的/流离失所的/家破人亡的/蝴蝶  蝴蝶/你这阳光下或栖或飞的/纸片/蝴蝶  你这民谣喂养大的孩子/有着魏晋的风骨/怀着唐宋的诗词……成为他们永远的记忆”(《蝴蝶》)。一段段的诗节中新生了一个有着民族的、文化的精神家园的守护者,那是永恒的蝴蝶魂。“蝴蝶”的意象不仅象征着躯体的自由,更是上升为精神层面的自由,天马行空,“蝴蝶”亦如明杰精神的载体,带着他飞过心灵的渡口,驰骋江河,享受思想者的大爱无疆。再如《第一日》直到《第七日》,各个意象的连珠妙解和组合,诗尾处“我收回,剑于歌”,是乃文章之为天成,玄手一拍得之的又一再现。诗人明杰是有责任的,诗的理想与现实间变得缩小了距离,也许他是永不能迎合世俗化的人情世事。凡尘宴席里的觥筹交错之后,是内心跌入谷底的空虚,面对心灵的追寻,无人对酌,但是在诗节的变幻添翼中,历史有了轻抚,悲痛化解了流浪。
很多诗人常拷问自己,“我已经是诗人了么?”阿谀千万人,那是宣传标语;祝福千万人,那是大众服务。只有诗人,用诗的表情和思维,在天空中俯瞰,与世俗无怨无悔,与天堂若即若离。诗人一尘不染,而又缠尽天下情丝。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隔断千山,抽碎万水。明杰有着一腔的“太阳之火”,找寻“生命之约”,徜徉“爱的教堂”。看,“爱情/这种古老的植物/在烈日焰焰/使许多陌生的人蔽荫其中/在霜雪封路/使许多陌生的人温暖其中/爱情/这种冥冥之中的植物/根深蒂固/活着/为我们遮挡风雨/死了/让我们风雨同舟”(《记忆爱情》)。望夫石,镌刻着“鸟有并翼飞,兽有比肩行。”海棠树,滴泪了“海棠花落旧栖枝。”这些蕴育了千年的象征,伴着明杰的人生,变成了风雅的断碑。
明杰是土地里长出来的,无论他的灵魂飞得多高,他的头永远是向着地的。一个普通人也许只是“土性”,但是对于诗人,那是生命之重心。“秋天  村庄的门窗中央/装满了文字/土地的脊背上/跳跃着一群嘴唇的声音/父亲啊  光辉的领袖/像一位绝世的铁匠/捶打着追随身后的秋天//父亲的周围/浩荡着庄稼和水/还有煤  这身体的一小部分/最大的儿子  我/十月/在父亲的胸膛上唱歌”(《父亲的秋天》)秋天的父亲,在天地相融之处,凝望。还有在那座烽火台上,“遥望母亲的方向/才是我真正的理由”(《烽火台》)狼烟雄起与千里之思的反差,却迸发出来最真实的感受。
明杰的那些爱情诗,像一首首善解人意的音乐,音符精妙,乐声朗朗。从《第一日》至《第七日》,诉说着一段爱情经历:一切还都没有开始,“所有”就这么结束了.从前“一个清晰的回忆  映现在脸上”(《第三日》),后来“爱你如故/往事仍在/人却杳无音信”(《第二日》),思念着“那种给人以启示的雨中/是否开满白色的野花”(《第五日》)最后“我收回/剑与歌”(《第七日》)。古人抒写爱情诗的极高状态是多意多解的,一首“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万人不解真意;一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千古难识可心。在明杰《爱情纪实系列》中,“我卷你走进/水里/我饥渴/以重新组合的方式/为你舞蹈/我们悄悄地就走到了一起/我盘旋的躯体夜一样叫着/秋风卷起久逝的情恨/无迹无痕”,秋风扫落叶式的爱情诠释是那么地有张力。人们欢声笑语的声音/将沉淀了一年的甜言蜜语倾倒/告别爱情的日子/是大年初一/爱情身旁忽闪过许许多多的眼睛(《告别爱情》),大年初一恰逢众人喜悦欢腾之时,诗人却在告别爱情的日子里承受着天昏地暗,感伤的文字仿佛幽幽诉说着,热闹是他们的,孤独是我自己的。在孕育新希望的大年初一,诗人兀自凭吊爱情逝去的悲恸。以乐景衬托哀思,让这份惆怅更氤氲着浓得化不开的调子。
作者有一首情诗《爱情即将逝去》,“一群白鸟飞过的时候/爱情的音乐响起来”,用崇尚爱情的白鸟飞动在诗篇,白鸟那么纯洁,那么楚楚,作者心疼它,不愿它承载那么累,诗人宁愿让爱情飞走,也不再在爱情里自私下去了。爱情中也有着与自然生灵的同生共息。天上人间的爱情,也只有在诗中才会演绎,有一首《诉说理由》正是如此,“天地  爱到高潮/以无法诉说/虚弱为什么也要攀在一起/而且  没有束缚/没有破碎的伤害/于是  顷刻间/探寻又一次被激情点燃”,“天  一面倾倒/地  一面迎合”。 午夜使爱情成熟/想起午夜/爱情的锈钟/在歌者的渡口深沉(《午夜爱情》)午夜的爱情更像是拿来凭吊的,因为它比俗世的男女之情更坚贞,大浪淘沙,淘走了轻浮浅薄的露水孽缘,留下的是午夜里温暖情人病体的一剂汤药。
明杰的诗作读完之后,总有一种很坚定向上的力度,催人心思,审视自我。巨石与水,一刚一柔,仁者乐山,容纳天地间的云卷云舒于如山广博的胸怀中,智者乐水,笑看人世间的沧海桑田于如水婉转的智慧里。在明杰诗的生态中,总是存在着一种原生态的力。不同于政治家,诗人是一种弱者的力量。而中国很讲究一种“弱德”,在《周易》中,有一“需”卦,言起始之艰难,但虽困难重重,然最后结局为“利涉大川”和“终吉”。弱者的力量是没有外在的力量,它只借助时间最终成就。诗人不痛哭苦难,而是轻抚伤口;诗人不记恨背叛,而是匕首刺向自己。作为一个“真”诗人,明杰“不绝望于一场风/一场雨”,而是让“一首首献诗/一曲曲赞歌/在门之外/窗之内/出落成一尊/四月的雕像”(《绝唱:一千零一夜》)
最后,我有一首诗,献给今天的“真”诗人——明杰。
2009:洗礼
——解明杰《巨石与水》
你太远太远
让其他人的身影远远不见
我爬不上
你的巨石
趟不过
你的柔水
你的字符铺盖尘埃
因为大地臣服你的诗句
“在活着的手心里
结识许多陌生的面孔”
于是我的  
许多念头彻夜转动
你的巨石创设激情
我只能跟随音乐的伴奏
你的柔水俯瞰象征
我也不能组合春物
只是,这是一场洗礼
就像我不奢求与上帝同思
只求有一方精神的净土
作者简介:邹洁,女,1985年出生,籍贯山东省烟台市,本科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于2008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电影学硕士。曾在《当代小说》发表文章《第六代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继承》,并在《学洲》发表文章两篇,现担任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杂志《学洲》编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