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知我”者谁

▲图片来自网络

“鲍子知我”这个成语,原出自《列子·力命》记述:“管子尝叹曰:'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也。’”管子,即号称春秋第一名相的管仲(名夷吾,字仲)也就是辅佐“春秋五霸”霸主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宪问》)的那个大思想家、政治家。鲍子,即鲍叔,也称鲍叔牙,是管仲的好朋友。二人的友情至深,已成为历史上最知心朋友的交情佳话的典范,称之为“管鲍之交”,也称“鲍子知我”。其故事情节曲折而富有情趣,深入人心。

故事原委,《左传·庄公八年、九年》《史记·管晏列传》都有记载。

管仲、鲍叔,二人出身贫富悬殊,而志趣相投,情深意笃。管仲曾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gu做生意),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吾尝三仕(做官)三见(被)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才德),知我不遭时(时机)也。吾尝三战三走(逃跑),鲍叔不以我为怯(胆小怕死),知我有老母也。”管、鲍二人如此深交,感动得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管鲍之交”更严重的考验,还是齐国处于齐襄公暴政时期。二人分别做齐襄公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的师傅——鲍叔做公子小白的师傅,管仲做公子纠的师傅。齐襄公暴虐无道,逼迫鲍叔带着小白逃亡莒国(今山东莒县,小白的母亲是莒国人),管仲陪着纠逃到鲁国(今山东曲阜,纠的母亲是鲁国人)。可是,不久,齐国内乱,襄公被杀。两位公子都争先回到齐国继任国君。管、鲍二人分别护送两位公子回国。半路相遇,两支军队各不相让,发生战争。管仲一箭射中小白,认为小白死了,就不慌不忙地向齐国进军。其实,小白并没有死,由鲍叔指挥军队抄小路先回到齐国都城临淄。公子小白立为国君,称齐桓公,并立即出兵打败护送公子纠的鲁国军队。鲁国失败,公子纠被鲁国杀了,管仲被装上囚车押回齐国。管仲认为,这一定是鲍叔的主意。结果,一回到齐国,鲍叔就出来迎接,并立即推荐管仲做齐桓公的国相,而自己甘愿做他的助手。鲍叔认为管仲施展才能的时机到了。

从此,齐桓公对管仲、鲍叔都非常器重友好。《吕氏春秋·直谏》记载:“齐桓公、管仲、鲍叔、甯戚(卫国人)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捧)杯而进,曰:'使公勿忘出奔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甯戚毋忘其饭(喂)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皆毋忘夫子(对管仲尊称)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危险)也。’”

宴饮之间,鲍叔对三人的劝诫:“勿忘在莒”、“勿忘在鲁”、“勿忘饭牛”,都是历史的教训,也都表示不能忘本的意思。在此关要时刻,鲍叔的劝谏,足见其对君主、对朋友的赤诚之心。

这就是“管鲍之交”典故的原委,也称“管鲍之好”,或“管鲍善交”。“管鲍”则比喻相知最深的亲密朋友。唐杜甫《贫交行》诗云:“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郭沫若《再论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家公与蔡伯喈有管鲍之好。”

管仲不愧为一代名相。他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他在《管子·权修》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培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观点。这就是后人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就是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

他还在《管子·小匡》中记载与齐桓公商讨“定民之居,成民之事”时,管仲警示“士群”(知识分子们)“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也就是,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要轻易地改变主意。“见异思迁”,成为警示人们做事要精神专注的箴言和成语。当代伟人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说:“这对于一般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般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入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作者简介:马汀,生于1933年10月,淄博市张店区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今山师大)中文系。从1960年起先后在淄博六中、十一中任语文教师。淄博市首批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先后发表教学论文、散文、诗歌等200余篇,个人先后出版散文集《杂记与漫谈》《打磨子轶事》《农民杨玉宽》《晚霞集》《牵手集》《冬天里的收获》等。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0)

相关推荐

  • 穿越时空的友谊:管仲感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诸葛亮年幼时,每自比管仲,乐毅,那么管仲到底是什么人呢?值得诸葛亮都敬佩. 落魄贵族,志向远大 管仲字夷吾,齐国颍上人.虽然家徒四壁,但是人家也是贵族出身,他的父亲管庄曾做过齐国大夫,后来家道中落,到 ...

  • 中华十大宰相(二):管仲,一位挚友成就的春秋第一相

    管鲍之交 文|达宾小酱 春秋无义战 夏朝末期,随着诸侯们的发展壮大,周王的话在这些小弟那已经越来越不好使了,小弟们为了争夺地盘也开始互相攻伐,战争不断.这就是春秋时期,用一个字形容,乱,就像历史评论的 ...

  • 【我写高考作文】假如当年管仲乘高铁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的读书会,我想穿越时空,和大家一起回顾一段旷世友谊. 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回到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管仲和鲍叔都是齐国人,两人才华横溢,惺惺相惜,是一对好"基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