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七章:我即自然
相关推荐
-
感恩您自然 山林子 自然道德智慧教育 慧商
感恩您自然 (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 无声是您的纯粹大爱 万物默默感恩戴德 无形是您的无私奉献 凝聚万物天地一切 莽莽昆仑的厚德纯粹 俯首雄浑古老德歌 滔滔黄河的自强不息 仰天嘹亮永恒歌德 泰山云峰的无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希言自然第二十三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有道之人曲己而全道,以道御天下.本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以道治天下.以德治天下和以人言治天下,又会怎样呢? 在道德经一书中,有两条思想脉络,一个是道. ...
-
道德经原成 道经十七章 贵言自然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猷呵,其贵言也.成事述功,而百姓曰 ...
-
道德经译成·道经十七章·贵言自然篇
道经十七章·贵言自然篇 凡事做的好的, 是民众仅知有此事而已. 其次,是民众参与并赞誉此事. 其次,是民众参与并厌恶此事. 其次,是民众参与并侮辱此事. 表现出来的是不完整的, 就不要表现出来. 做事 ...
-
道德经章成·道经十七章·贵言自然篇
道经十七章·贵言自然篇 一. 王弼本: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河上本: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犹兮其贵言功成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析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 ...
-
道德经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在这一章重点提及的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其他部分均为解释部分. 先贴下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这一章讲得似乎玄乎其玄,但事实上从更高的维度来看,的确如此. 先贴下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 ...
-
道德经第十七章解析
道德经第十七章解析
-
道德经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
这一章老子继续讲道,讲三宝. 先贴下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 ...
-
道德经七十七章——天之道
那么有名的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即来自本章,本章可以认真体会琢磨下. 先贴下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