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陈官庄,为何是粟裕一生“最险一仗”?
相关推荐
-
粟裕改变主席计划,提前发动淮海战役:再晚4个小时,就不好打了
原定于1948年11月8号为淮海战役的开战时间,可是后来由于国民党的察觉,粟裕不得不把战役提前了两天,他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场战役只能是提前打响,不然我军会错失良机. 在济南战役胜利结束以后,粟裕根 ...
-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问郭汝瑰:是否因为你?
解放战争后期,英国很关心中国战场,著名的陆军元帅蒙哥马利,他心中非常的疑惑,杜聿明率领百万大军,是怎么败给陈毅和粟裕的呢? 在1960年,二战的英国名将蒙哥马利,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用餐的时候,有陈毅 ...
-
不可思议的淮海战役
美国西点军校曾专门派出团队来到淮海战场的旧址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一结果的评价是"不可思议". 淮海战役创下了三大战役中的"四个之最":我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 ...
-
淮海战役始末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而且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而解放军以60万正规军与40万民兵打80万的国民党军,最后以少胜多,因此也被许多人评价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淮海战 ...
-
淮海战役中刘伯承起到什么作用?为何晚年不愿提起这场战役?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充满战争的历史,从1840年开始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进北京,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国这片土地被战争所笼罩. 在那个时期,数 ...
-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2019.09.24 春风化雨 阅读 263分列式进行曲 话说上个世纪40年代末,在我国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 ...
-
鏖战华东(十七):战略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上)
引言: 济南战役的枪炮声尚未停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己经在考虑下一场战役了. 国民党增援济南的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担心粟裕的"围点打援"一直畏缩不前,使华 ...
-
淮海战役:国民党军到底输在哪?“三个不定”注定其必输无疑
淮海战役,国共兵力对比是80万对60万.按说无论怎么讲,国民党军都应该有一些作为,都不应该打成全军覆没.那么,国民党军到底输在哪里呢? 战略和作战指导上不该犹疑不定 一场大的决战,首先要有清晰明确的战 ...
-
档案《西柏坡密电第二季之粟裕陈官庄大破杜聿明》
档案《西柏坡密电第二季之粟裕陈官庄大破杜聿明》
-
档案《粟裕陈官庄大破杜聿明》
档案《粟裕陈官庄大破杜聿明》
-
(11)永城陈官庄战役
永城陈官庄战役--淮海战役的收官之战 在于东大平原的永城,陈官庄的名气是同那场举世闻名的战役连在一起的.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战斗就是在这里打起来的.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十天激 ...
-
陈赓:他的一生,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中,留下了厚重而特殊的一页
2021-03-12 09:45:03 影视作品<亮剑>中的李云龙 是我军历史上诸多传奇将领的结合体 大大咧咧的性格深受观众喜爱 相比这个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传奇人物 影视剧中旅长的真实人生显 ...
-
被包围还抢钱抢粮,国军在陈官庄凄惨而又荒唐的日子
1948年12月,国军杜聿明集团在解放军的重围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自11月30日撤出徐州以来,行军混乱,且疲惫不堪. 李弥的第13兵团.邱清泉的第2兵团.孙元良的第16兵团,共三个兵团加上裹挟 ...
-
陈忠实:他用尽一生心血,写出了“死后可当枕头”的《白鹿原》
2021年4月29日是陈忠实逝世5周年祭,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白嘉轩的腰杆永远挺得笔直,站在宗族祠堂的乡约前,不管田间劳作多么紧张多么疲累,每天至少要到祠堂来观看一回.他一辈子最 ...
-
粟裕一生中唯一的败仗“谭家桥战役”到底是怎么回事?|王耀武
相信熟悉粟裕大将的人都知道,他是开国将帅中战神级别的人物,但是人无完人,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历史上粟裕在长征时期与国民党名将王耀武的第一次交锋下失败,粟裕也因此受到了挫败. 1934年7月,由于第五次 ...
-
得知陈赓逝世,粟裕泪如雨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
我国十大开国大将之一的陈赓,出生于湖南一个将门世家,受家庭影响,青年时期就参军入伍.在黄埔军校就读期间,陈赓由于文武双全,德才兼备,深受蒋介石赏识.但当陈赓逐渐意识到国民党的宗旨与其理想抱负背道而驰时 ...
-
陈忠实:人这一生,用两个字就能概括,看懂了也就活明白了
插图:电视剧<白鹿原>剧照 提起陕西籍作家陈忠实,可能很多人首先会想到那部长达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这部小说是陈忠实最经典的代表作,历经六年的时间才完成. 这部小说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