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理正源(下)——第二节 观物的本质是体验《易》理
相关推荐
-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轻则失臣 躁则失君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重,稳重,谨言慎行.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知事物的真实本质 ...
-
宋明理学之张载——存理灭欲(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人的气质之性善恶不定,因此需要通过学习修养来对其进行改造,而"大其心"就是修养的具体要求.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末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之 ...
-
易理正源(下)——第二章 观物 第一节 观物就是在实践中学习
第二章 观物 认识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现代哲学认为,认识的形成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在重复中不断提高,中国古人将这个过程称之为观物,观物的过程要比上述过程更复杂一些,但本质是一样的 ...
-
八卦思维善于类象方法,以道观物,观物取象才是易经八卦最佳方法
1037-雨凡说易学 易经风水365之八卦思维善于类象方法,以道观物,观物取象才是易经八卦最佳方法.mp4
-
易理正源(下)——第二节 记、忆、认、识、知
第二节 记.忆.认.识.知 上一节我们讨论了认识的基本链条:从在到象,再到存,完成存在的认识过程.今天来讨论实现这个过程的细节问题. 记字新华字典中的解释:记(ji)1.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记忆,记 ...
-
易理正源(下)——第二节 寿命
第二节 寿命 建立起了阴阳和太极的概念后,我们就可以讨论寿命的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寿命的问题呢?因为寿命问题涉及到"原始要终"和"本末始终",只有正确理解寿命, ...
-
易理正源(下)——第二节 物质领域论与相对论兼容
第二节 物质领域论与相对论兼容 狭义相对论有两个假设前提: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狭义相对性原理:一切的惯性参考系都是平权的,即物理规律的形式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是相同的. 光速不变原理:真空 ...
-
易理正源(下)——第二节 双子悖论的解释
第二节 双子悖论的解释 相对论里有一个明显的BUG,那就是双子悖论,相对论解释不清楚双子悖论会是什么样的结局.用物质领域论可以轻松地说明双子悖论是不存在的.双子可以看做是两个独立的物体A和B,A和B ...
-
易理正源(下)——第一节 存、在、象
第一节 存.在.象 在讨论认识以前,先建立存和在的概念,这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前提,用科学的术语说就是客观存在是认识的标的物,有了存和在的概念后,其它概念才有牢固的基础. 在(zai):在是生存, ...
-
易理正源(下)——第三节 主、客、观、对、错、对象、行为
第三节 主.客.观.对.错.对象.行为 前面两节解决了认识的来龙去脉问题,要正确地理解认识论问题,还需要建立一些必要的概念.主.客.观.对.错.对象.行为这几个字和词是现代哲学中经常用到的字和词,我 ...
-
易理正源(下)——第四节 对与错的判断依据
第四节 对与错的判断依据 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对与错的判断,判断对与错的依据就显得特别重要,今天就来探讨对错的判断依据. 百度知道对"对""错&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