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巨噬细胞调控糖代谢和清除细菌的机制
相关推荐
-
老朋友的新篇章:二甲双胍再战抗肿瘤免疫
概述 二甲双胍是1994年FDA批准的治疗2型糖尿病(T2D)的一线口服药物.在过去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中,它已被广泛用于T2D患者,并被认为是一种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药物.有趣的是,一些针对T2D患者的病 ...
-
Nature Reviews 重磅 | 菌群及代谢物与疾病最全解读
过去20年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人类代谢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异常可能导致多种代谢疾病发生,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肝病.代谢性心脏病和营养不良等.为了更好的理解肠道菌群影响宿主代谢的机制机理, ...
-
二甲双胍,又发现多个新作用
赛柏蓝不止于阅读,在这里"听见"医药资讯 来源 | 赛柏蓝/内分泌时间 编辑 | 颜色 二甲双胍,每月一夸,这次可能又有新作用了.需要注意的是,非适应症人群服用有血糖降低威胁身体健 ...
-
二甲双胍又发现新作用
编辑 | 凯西 这不神药二甲双胍的每月一夸又来了,又有可能的新作用被发现. 01 或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椎骨骨折风险 近日,据微信公众号梅斯医学消息,二甲双胍降低台湾 2 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 ...
-
综述 | Annu. Rev. Immunol:健康和疾病人群中微生物群的代谢物
编译:小范儿,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新陈代谢是生物界间相互作用的最强有力的驱动因素之一,包括微生物与其多细胞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传统认为新陈代谢是满足能量需求,并为生 ...
-
代谢性炎症——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共同干预靶点!
防治冠心病和糖尿病,如何应用更好的干预措施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一直为人所思考.其中代谢性炎症,这一潜在干预靶点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尹春琳.夏经钢等发文介绍,糖尿病致动脉粥样硬化并 ...
-
研究揭示ROS调控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生新机制,提出纳米材料肿瘤诊疗应用新见解
近日,范先群教授团队在开发肿瘤纳米诊疗试剂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首次发现纳米材料可提高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melanoma,UM)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 ...
-
研究揭示莲子心黄酮碳苷合成的分子机制
莲(Nelumbo),又称为荷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水生植物,其荷叶.藕节.莲子.莲子心.莲房和莲须皆可入药,但药效不同.此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亮生课题组从莲子心中首次鉴定出11个黄酮碳苷, ...
-
科研 | ISME:转录组研究揭示了海洋硅藻温度适应的分子机制
编译:卡德加,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硅藻是海洋初级生产和碳循环的重要参与者,然而其对于温度变化的调节适应机制仍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分别对具有耐冷和耐热特性的两 ...
-
三篇!朱健康/南农揭示细胞壁调控植物抗盐胁迫的机制
植物细胞壁是高度动态的结构,在生长,发育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为植物细胞提供机械支持.因此,植物必须始终监测其细胞壁的状态并确保其功能完整性.其中涉及到对细胞壁-质膜间期的物理力的感知.这些力在细胞分 ...
-
研究揭示肝脏miR-378调控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2021-05-19 12:35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应浩研究组在Theranostics上,合作发表了题为Hepatic miR-378 modulate ...
-
新研究揭示:熬夜真的会”变傻“!睡眠期间大脑会启动“排毒”程序,清除脑内垃圾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阿尔兹海默症(AD)已经不再陌生.作为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老年人致残.致死的第三大疾病. 长期以来,对阿 ...
-
研究揭示:熬夜真的会“变傻”!睡眠期间大脑会启动“排毒”程序,清除脑内垃圾
来源:生物探索 2021-06-10 12:54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阿尔兹海默症(AD)已经不再陌生.作为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 ...
-
研究揭示生物分子YB1通过调控miRNA200/205b-ZEB1轴促进癌症转移的机制
研究揭示生物分子YB1通过调控miRNA200/205b-ZEB1轴促进癌症转移的机制 来源:大连化物所 2021-06-16 12:17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 ...
-
研究揭示内源性二氧化硫调控血管重构的新机制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金红芳教授团队与国家蛋白质中心(北京,凤凰中心)杨靖研究员团队合作在氧化还原领域权威期刊Redox Biology(影响因子=9.986)在线发表题为"Endoge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