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264):刘仁轨说,现在动动脚就要做俘虏
相关推荐
-
从“一衣带水”到“一衣带血”,大化改新后万余唐军对四万日军的屠灭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后汉书·列传·东夷列传>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中的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便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
-
历史上第一次中日战争,成就了一个文职将军,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东北亚地区格局
纵观中日历史,是战争与和平纠缠不休.那么你知道在历史上,中日两国之间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在什么时候吗? 答案是:第一次开战是在唐朝,那是大唐时期与倭国日本发生的白江口之战.大唐完胜,从此日本开始了全 ...
-
二刘坚守孤城(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四)
起初,刘仁愿和刘仁轨等人屯驻在熊津城.高宗皇帝给他们下敕书,说"平壤的大军撤回后,你们仅有一座孤城难以独守,应当撤回到新罗境内.如果金法敏提出要你们留下来镇守,你们就留下来:如果他们不需要, ...
-
龙朔三年百济亡国之战考述
赵智滨 [内容提要]唐龙朔三年(663)六七月间,唐军孙仁师部大败倭军于百济故地古沙城附近.随后唐军孙仁师.刘仁愿两部与新罗军合兵,准备与倭济联军决战.为避免战事拖得过久,唐罗联军统帅采纳了刘仁轨颇具 ...
-
大唐往事(261):一只看不见的手,保护着刘仁轨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53) 显庆五年(660年),唐朝发兵百济,李义府先是给刘仁轨派了个'监统水军'.督运粮草的差使,青州靠着莱州湾,这安排也没什么毛病:第二步就比较狠毒了:'时未可行,义府 ...
-
大唐往事(266):苏定方功成名就,刘仁轨戴罪立功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58) 白江口海战,总体是场意料之外的遭遇战.唐军的目标是拿下周留城,据日本史记载,当时周留已被包围,情急之下,百济王扶余丰出城与日本援军会合,之后在白江口碰上刘仁轨率领 ...
-
“李勣奏报”“新罗档案”还是刘仁轨返京送史馆文书——有关《三国史记•地理志》“总章二年记事”来源的一...
"李勣奏报""新罗档案"还是刘仁轨返京送史馆文书 --有关<三国史记·地理志> "总章二年记事"来源的一个新推断 作 者 范 ...
-
刘仁轨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四)
少府监裴匪舒是个天生善于做生意的人.有一次,裴匪舒向朝廷上奏,说如果把皇家马厩中的马粪向社会出售,每年可以增加收入约二十万缗.唐高宗听后有些心动,他为此问刘仁轨的意见,刘仁轨回答道:"利是很 ...
-
刘仁轨求见李治,见武则天卧室内挂满了镜子,一句话道出皇帝结局
李世民作为千古一帝,有过很多大作为和名言,他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 ...
-
刘仁轨设计复仇(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八)
刘仁轨在镇守洮河时,每次上书向唐高宗提出要求,多被李敬玄压制,因此对李敬玄心怀不满.刘仁轨知道李敬玄并无将帅之才,为了给他下套,他便上奏朝廷说:"镇守西境的重任,非李敬玄不能胜任.(西边镇守 ...
-
刘仁轨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八)
当初,刘仁轨任给事中的时候,因审讯毕正义的案子惹上了李义府,被贬为青州刺史.后来恰逢唐廷讨伐百济,朝廷命刘仁轨负责从海路运送粮食.当时天气恶劣不是出海的时机,然李义府催促他出海,结果遭遇大风,船翻人亡 ...
-
刘仁轨上高宗皇帝书(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五)
麟德元年冬十月庚辰(初六),检校熊津都督刘仁轨上奏说:"我观察留在这里戍边的士卒,疲惫瘦弱的多,勇猛健壮的少,他们衣服单薄破旧,一心想返回西边的家乡,而没有在这里效力的心思.我曾问他们:'以 ...
-
刘仁轨失利百济(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三)
起初,苏定方平定百济国后,留下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府城,又以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镇抚馀众.王文度渡海时去世,百济国僧人道琛.将领福信等人聚众据周留城,从倭国迎立原王子扶余丰,率兵围困刘仁愿镇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