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先早课 | 阴者主脏阳者主腑
相关推荐
-
零基础中医入门必修课,温教授教你活用《黄帝内经》诊法
<黄帝内经>,托名黄帝,以黄帝向属下臣子学习和考问医学问题的"问答式"写作为体例,涉及医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对整体观念.阴阳五行.摄生.藏象.病因病机.经络针刺.疾病. ...
-
阴阳的性质,中医:“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原来是这样的
阴阳的性质,中医:“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原来是这样的
-
尚先早课|五色命脏
万物之色,不可胜计,<内经>中将其概而为五,即青.赤.黄.白.黑五色.五色以应五脏.五时.五味.五音等,便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尤其观面部五色,对于诊断脏腑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色诊,& ...
-
尚先早课|五色命脏,四气调神
上句见<灵枢·五色>:"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以五色命脏,是指用五色与五脏相配属,青色配属肝,赤色配属心,白色配属肺,黄色配属脾,黑色配 ...
-
尚先早课|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阴阳虽非中医学专有理论,但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仅用以指导分析生命现象.身体各部关系,而且用于分析疾病.指导诊断和治疗. 从不同角度,身体可以分别阴阳.如<素问·金匮真言论> ...
-
尚先早课|上合于天,下合于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
上句见<灵枢·逆顺肥瘦>:"岐伯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中国学问的根本,就在于合于天地之道.天地 ...
-
尚先早课|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博谓之崩
本句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皆言脉象主病. 阴搏阳别,指尺部之脉搏指滑利而有力,与寸部之脉明显不同. ...
-
尚先早课|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本句取自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 ...
-
尚先早课|阴气盛,阳气隆
阴气盛,即阴气相对于阳气偏盛的状态.如<素问·痹论>:"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 ...
-
尚先早课|阳为气,阴为味 水为阴,火为阳
本句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水属于阴,火属于阳.在自然界中,最能表征阴阳的,莫过于水火.故本篇又云:"水火者,阴阳之征 ...
-
尚先早课|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保持着相对平衡,这样的状态就是健康.如果阴或阳一方偏盛或偏衰,就是疾病状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