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MS:全基因组水平解析小麦抗叶锈病Lr47基因转录调控网络
相关推荐
-
科研 | 多环芳烃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共代谢途径的影响
本文由黄朝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分类学和功能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了在 PAH(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中,天然微生物群落与先前构建的P ...
-
六倍体小麦为什么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张一婧研究组合作解析普通小麦亚基因组非对称调控机制
六倍体小麦为什么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 2021年2月3日,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的题为 "An at ...
-
科研 | JXB:狗尾草花叶病毒可以诱导单子叶作物开花
编译:寒江雪,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病毒诱导开花(VIF)是利用RNA或DNA病毒表达花期基因来诱导植物开花.近年来这种植物病毒因为在开花生理研究和双子叶植物木本果树加快育种 ...
-
根际最新研究:根际微生物组结构改变使番茄具有抗枯萎病性(IF:35.724)
韩国学者Minseok Seo等人于2018年10月8日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题目为<rhizosphere microbiome structure ...
-
聚焦精神疾病:JAMA子刊系统总结菌群变化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941期日报. JAMA子刊:精神疾病中的肠道菌群扰动(荟萃分析) JAMA Psychiatry[IF:21.596] ① 纳入59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评估多种精神疾病中的肠道菌群 ...
-
戴磊:22分钟说透3大下一代微生物组技术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微生物组研究中心的戴磊研究员.今天很高兴来到我们的<肠·道>演讲,和大家分享我关于微生物组工程方面的一些心得. 本演讲的幻灯片 .pdf 版 ...
-
原创解读|普通小麦品种“内麦836”叶锈病和条锈病成株抗性基因的发掘
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Pt)和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Pst)引起的叶锈病.条锈病对全球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利用遗传 ...
-
原创解读|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21的多样性揭示小麦进化足迹和它在广谱抗叶锈病中的新角色(PCE)
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是小麦D基因组的祖先,包含广泛的生物和非生物抗性资源.Lr21是最早从山羊草中鉴定到的抗叶锈病基因之一,对叶锈病表现苗期抗性,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转育到了普通 ...
-
Nature Neuroscience | 哈佛科学家利用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解析大脑皮层体细胞突变概况
背景介绍 体细胞突变,是指个体在受精后获得的突变,存在于个体中那些由原始突变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这种突变可以是无意义的,也可以给受影响的细胞带来功能上的优势或劣势.前期的研究表明大脑中某些体细胞突变 ...
-
全基因组水平基因分型方法
3/10 本期作者:大胖丫 高通量测序和分析技术对育种家来说是一种高效的基因分型方法.该技术应用广泛,不管是全基因组水平的分析还是日常筛选,都能够提供准确稳定的结果.基于高通量测序技 ...
-
原创解读|一个新的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M
叶锈病是小麦三大锈病之一,由真菌Puccinia triticina Eriks引起, 在世界小麦主产区广泛流行.该病菌除汲取小麦养分外,还会极大地破坏叶表皮,使小麦失水严重影响灌浆,造成产量的大幅度 ...
-
The Crop Journal | 澳大利亚马武军团队综述小麦叶片衰老的基因调控网络
▼ 衰老是植物在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生物学现象,也是植物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叶片衰老是叶片发育的最终阶段,是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一种表现形式.衰老过程中叶片同化 ...
-
六倍体小麦为何如此稳定? ——多家单位合作解析矮抗58三维基因组,揭示同源转座子维持普通小麦多倍体亚...
2021年1月8日,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作完成的题为"Homology-mediated in ...
-
一作解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合多环境表型快速鉴定小麦抗条锈病的候选基因
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性流行的活体寄生的真菌病害,一直是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尤其在今年(2020),小麦条锈病全国性大发生,为近10年之最,又一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对于这种类 ...
-
PBJ | 基于149份材料靶向测序数据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小麦光能利用相关遗传位点
普通小麦是一个由三个密切相关的亚基因(AABBDD)组成的异源六倍体.它被认为起源于两次多倍化事件:第一次是野生四倍体小麦(AA)与未发现的节节麦谱系(BB)杂交形成的四倍体,距今约50万年;第二次是 ...
-
PaperRSS文献速递|使用两个兼容的RNA病毒载体在全植物水平上进行CRISPR-Cas12a基因组编辑
利用能够在寄主植物中进行系统复制和移动的病毒载体来传递细菌聚集的.有规律的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组分,可以在整个植物水平上进行基因组编辑,避免了劳动密集型稳定转化的需要. 然而,这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