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山水诗自然审美研究概观
相关推荐
-
富有情趣的园林美学特征
肖旭 园林,是指利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创造的景观,利用技术和艺术,凭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组合成为实体形象.园林在广义上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所谓"园林",是指"在一定的 ...
-
薛永武:审美促进人才开发研究的未来趋势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随着美学对各种艺术和日常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我们应该加强审美促进人才开发的研究,认真把握人才与审美的互动关系:而"人才美学"的提出也彰显了美学对人才学的渗透,体 ...
-
王中原|生态美学的合法性困境与自然美的启示
摘 要:生态美学并未真正达到美学上的自觉,因为生态美学一直未能对自身合法性进行过成功的论证.生态美学通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生态关切为主题的美学使命为确立自身而实行的合法性论证都是不成功的.生态学主导 ...
-
孟琪 | 美的研究方法 ——读《美学散步》有感
原创 孟琪 一院中文 3月20日 摘要: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一生最重要的美学论要汇编,字里行间都充满诗意与逸致,是中国美学的经典论著.在& ...
-
薛永武:人才美学研究各种审美形态对人才开发的作用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美以及人才开发都与现实美和艺术美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各种不同的人才创造了现实美和艺术美,也创造出了真善美相统一的感性形象:另一方面,人才开发可以通过学习和欣赏现实美和艺 ...
-
以王孟韦柳为例,解读唐代山水诗密码的“三重门”
山水历来是诗人们喜欢吟咏的对象 话说孟浩然40岁进京赶考,因一句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被唐玄宗放归. 求仕无门之际,他在王维劝说下,坐上大唐山水诗派掌门之位,开创了属于自己的 ...
-
【评论图文】由文人审美意识看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的自然美
山水诗画对意境的孜孜追求,使得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进一步突进,发展到全新的品级,这一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客观审美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主观审美意识的发展.作为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载体,山水诗画是艺术发展的 ...
-
照事直书——闲读唐代诗人韩愈山水诗《山石》
闲读唐诗,选了这首<山石>,是韩愈在一次赶路的旅途中,投宿山间一座佛寺,第二天行色匆匆又上路,过后写下的一首山水诗: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 ...
-
明 李流芳纸本水墨 山水诗全卷局部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明 李流芳 山水诗卷 纸本水墨 28.1×137.2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 ...
-
南北朝历史人物——谢灵运(南北朝时期诗人、山水诗奠基者)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人称谢客,世称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也是一位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东晋名将 ...
-
从文徵明山水诗画册,感受明代慢生活
文徵明,江苏长洲(苏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q ...
-
他鄙视唐朝趋炎附势之徒,诗歌散发崇高精神,这首山水诗流传千年
在众星云集的唐朝诗坛中,诗人张继有些名不见经传,可能名家都算不上.但是,张继有一首最为著名的<枫桥夜泊>,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上,这首诗都会被录入,就是亚洲其他国家的小学课本,也会收录这首 ...
-
宋诗名家梅尧臣,登鲁山有感,写下一首绝美山水诗《鲁山山行》
我们都说"唐诗宋词",似乎很少提及"宋诗",可是在宋代,诗和词其实同样发达的,宋诗不管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其实也都不错的. 在唐朝强盛的背景下,唐诗有些张扬.华 ...
-
三首极品山水诗,同被誉为诗坛山水巅峰之作,难得一见!
"大江东去,山高水长",写山水的诗历来都是诗人笔下的经久不衰的题材.今天就来说说诗坛上最有名的三首山水诗. 建安十二年,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北方的乌桓大胜而归.在班师回朝途中他登上了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