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颜心仪:【雨来之时,我在渡河】(散文)
2020,听起来像一个科幻电影里的时间,中国克斯书写了《庚子孤独》和《肺炎时期的爱情》。从污染,到消耗、净化,到食用、反噬、囚困。而这场疫情投放之下的“荒诞、吊诡、世态、人情”,如果全部允许被诉诸笔墨,足够滋养十好几个马尔克斯。
疫病:疫病让人们戴上了口罩,同时摘下面具
由于对现代医疗和科学技术的相信、以及距疫源地之远带来的安逸幻觉,这场疫病发轫之始于我并未造成多少恐慌,直到除夕午后,当举家沉浸在筹备年夜的忙碌与喜悦之时,父亲的一通电话,才猝然惊示:疫情,已足可将座座沉浸于春节喜庆中的名城都会,瞬间变成空荡封闭的“荒蛮”之地。我也没想到,我与举国亿万民众,在信息化的洗礼下,将会共同见证:在这场现实版灾难片里,比疫病本身更可怕的、使人狂化而四处“咬人”的,仍是人性。
经历这场疫病的同时我在看一部医疗剧,里面讲到一位美居孕妇归国生产,她是一名HIV病毒携带者,非专科医院接收了她,并在她的房门上贴上了“HIV专用”警示。遗憾的是,医院的其他病患和家属并不能接受一个重症传染病患与他们共处,最终由于众人的非议和指责,产妇出现了紧急状况而不得不提前生产。这未尝不是当前现实的投影,从疫源地的公之于世、赶在封城前武汉人群的仓皇逃离,同当年“非典”遭到歧视的广东人民一样,武汉人也被全国各地贴上了冰冷的标识。日甚一日的数据化催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拯救某些未感染人群的愚昧自负,但也催化了大部分未感染人群的恐慌。感染者为免他人于感染而采取隔离行为,在一种或主动、或被动的“自我牺牲”中寻求社会的理解和包容,但这种“被隔离”在人心理上产生的效果无异于成为社会的囚犯和弃民,承接着来自群议甚至公论的歧视和声讨(譬如网络上有人口出狂言“武汉屠城”)。
其实仔细想想那些感染疫病的人究竟有何过错呢,他们患病没有错,他们是无辜的,他们唯一的过错在于原始行动力驱策下本能地逃离。
那么他们又为何逃离?患病的人为何四处逃躲游走?反社会病态为何形成?试想我们是病患本身,人们因为对疫病的恐慌给感染者贴上污名化的标签,遭受社会鄙弃摈斥的病患,反过来也利用自身标签所带来的恐慌效果去制造恐慌,这无疑不是一种对外界歧视鄙弃的报复,互害社会就此形成,并陷入循环。社会越是给病人贴上标签,绝望下的病人就越发狂热地利用疫病制造恐慌,而他的报复行为,同时又愈加证明了自身污名标签的公信性,从而更加重了社会于己的恐慌与歧视。
人性劣根的起源是对灾难无知和无能为力引起的恐慌。如活埋焚烧宠物,在这个文化昌明的时代,在那些自诩受过高等教育熏陶的现代人中间,在经过一整个世纪科学理性文明思维洗礼的今天,居然复演着原始部落野蛮思维主导下的行事法则,即必须进行肉体的消灭来根除后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未尝不是一场泄愤。疫病给人造成的恐慌毫无排解之处,人们惶惑不安又无能为力,此时弱者就是最好的发泄体,如何在不触犯律法的前提下获得内心的部分开释,这是个有“理”可“合”的选择。
是的,在这场战“疫”中,每一个人都浸泡在流放感和孤独感的侵蚀中,“什么情爱友爱,什么记忆希望,什么社会、道德、信仰、怜悯心、责任感,一切都被碾得粉碎”(摘自《鼠疫》)。灾难面前,人在自己的可行力范围以内极性地淡薄,失去了基础判断力和社会性,思维力退居原始,争抢,屠烧,互戮……我们不仅是在和瘟疫作战,更是在与千百年来灌注于人性深处最野蛮卑劣的根性作战。没有什么灾祸的本质不是人性在作祟。当我们发现极端私利化下的邪蛮心态依旧在今日重复上演,应当为此感到悲哀,因为我们需要根除的不是染病的无辜肉体,而是歧视心态和仇视话语背后的极端私利化劣根,歧视迫害不能“根”除,互害社会便永无解体。
逆行者:雨来的时候,我在渡河
在中国人的对抗史上,无论是外来侵犯,还是自然灾异,我们最终都战胜下来了,并不是中国人民有多能耐,多厉害,而是总有一些人英勇无畏,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更多平凡的人。
我特别喜欢网络上“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那个女孩子,“在我的世界里面,我的妈妈和我的外公是很能行的。我把他们借给你,他们能顶起我这个家,那同样就可以顶起患者的这片天”。评论中也有人恶意揣度她超脱年龄的官腔作势,但我是深知的,当子女目睹至亲为国难委身相赴的时候,他内心所承担的忧虑、无措、自豪、澎湃勾兑而来的触动,在这一刻泉涌而出的感知和话语是真实的。因为当我的至亲一次次奔赴险境之时,那时我很小,我也在私底下对自己说过这样的话。
20岁出头的姑娘剃光长发,她身后还有等他回去结婚的男孩;20几岁的青年毅然坚守,却被这场冬永远隔绝于年代之末,再也没能回家。我的至亲挚友中,有医护,有警察,有基层干部,不止我一人在目送至亲逆行,更不止我一人在为那些投赴一线、以单薄肉身筑垒国家之脊的万千国士极目颙祈。
外交家基辛格在《论中国》里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是的,我们很爱很爱自己的国家,只要有意义,只要可以保护各自所爱,甚至随时可以做出为其献身的准备。
在这场战“疫”面前,我们看到了90后的变化。他们或是身为医者在抗“疫”一线担负救死扶伤的重任,或是作为后援坚守街巷承托宣传、排查之责,我们看到更多老一辈口中颓废、垮掉、导致衰退的一代,已经扛起了时代的重任,正以成熟、理性、坚韧的力量,开始护佑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园。我想并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他们相信世界能够改变。因为相信,所以敬畏。他们不会真的绝望,他们一直在急流中挣扎,一直在谋求某种改变。雨来之时,他们在渡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清醒的失忆比睡梦中的遗忘更加可怖。不论本源,这场战“疫”始终是人与自然的对抗,是主观能动与客观灾难的对抗,是春与冬的对抗,同时也是人性光辉与黑暗的对抗。这不仅是矛盾,更是一种化解与妥协,作为深受科学理性浸礼的新时代人,仍纵容荒蛮时代的蒙昧罪恶在新世纪搬演,头脑清醒地重蹈前辙,那么感染身体的疫病纵使结束,毒害心灵的疫病却仍会蔓延,逆行者的无辜之路将会永无归期。只有彻底“根”除感人合唱中的野蛮杂音,真正的春天才会到来。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


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三
秦
文
学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超过160万人正在关注
















赶快来关注吧,这里有散文、小说、诗歌、诗词、随笔等精选作品,还在等什么?快来关注我们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