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树强丨那年那月的砖窑

(0)

相关推荐

  • 晚霞映在麻大湖上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13期 晚霞映在麻大湖上 文/张立志 时间定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某个夏天的傍晚,晚霞刚刚铺开,炉膛的灶火还未点燃.炊烟尚未飘起的时候.这时的太阳不高不低的挂在村西头,站在小清河 ...

  • 郭宏旺:那些有棱有角的记忆

    那些有棱有角的记忆 郭宏旺 村子的西北头是一条官道.曾经好多个年头一直是条沙土路,如今已成为柏油路面,宽度没增加多少,可看上去走上去一片浸润舒适.那条狭窄却笔直的油黑颜色反衬效果显著,似乎给周围混沌瑟 ...

  • 从道光年间砖窑烧制出来的古建青砖

    据说,出岸村烧制青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甚至更早.早在2012年, 出岸古建青砖制作技艺就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要说出岸村大家可能不熟悉,要说雄安白洋淀.世界五百强企业华北石油想必知道的 ...

  • 故宫中一件不起眼的文物,却价值连城,你曾经与它对视过吗?

    故宫从建成至今已经600年,故宫中有趣的历史多的数不清,就拿太和殿来说,老百姓一般叫做金銮殿.为什么叫金銮殿呢,首先是直观的感受,看太和殿第一眼就觉得到处都散发着金光,金碧辉煌这词简直就是为太和殿量身 ...

  • 岁月嫣然(三)

     岁月嫣然(三) 随着进场人员增多,坝下渐次出现了二十多个蜗居,样貌相同,家家如是.仿若陕北高原依黄土坡挖掘而成的窑洞.堤坝窑洞,竟名噪一时. 白天,秫秸门子掀开,窑洞内还算亮堂.夜晚降临,有的家庭一 ...

  • 『我醉乡土』第64期:程立正丨《烧窑》灵魂深处的记忆

    烧    窑 程 立 正 看过电影"地道战"的朋友,一定记得电影中英雄人物高传宝擒获日寇司令山田大佐的情景吧,那个故事场景拍摄的地方就是我华北一带过去常见的传统烧制青砖的" ...

  • 狄树强丨卫河清淤(散文)

    卫河,新乡的母亲河. 从隋代大运河的永济渠,是运送粮食和战备物资的主要渠道,当时百舸争流,千帆竞渡,船樯往来,络绎不绝,近代仍然是豫北至天津卫的重要航线. 经过时光洗涤,近代卫河承载的航运作用仍不可小 ...

  • 狄树强丨信字当头闯天下(散文)

    <鸡毛飞上天>中骆玉珠因为卖假货赔了个底朝天,在她怀孕期间到医院去检查,遇上了一位母亲给孩子使用尿不湿的时候,立马就觉察到,未来这是很好的商机.即使得不到家人都赞同,她也不放弃,立即跟巧姑 ...

  • 狄树强丨祥哥“媳妇窑”(散文)

    祥哥的老儿子强子终于在今年的国庆节结婚了,婚礼结束后,祥哥送走了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拖着疲惫的身体,刚躺卧在沙发上就睡着了,就梦到自己结婚的那会儿. 祥哥祖辈生长在南埝村根,父亲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

  • 狄树强丨看戏(散文)

    村里演戏了,近二十年了,村中间的戏台子就没有响过司鼓的梆子声,这两天又敲起来了. 村里的舞台是1985年建党节落成剪彩的,今年八一节前后修缮一新,再次了展现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面貌,党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

  • 狄树强丨狗窝(散文)

    老乡阿喃家的金毛犬快生了. 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总看见,早早起来遛狗的阿喃. 它浑身金黄色的毛厚厚的覆盖在隆起的大肚子上,走起路来,肚子好像就要挨着地一样,一左一右的往前拖着走. 阿喃和有了身子的媳妇看 ...

  • 狄树强丨派饭(散文)

    <最后一个匈奴>里有一个"盐蛹蛹"的故事,学校杨先生吃饭,没有个专门的灶,只是轮流在学生家中吃派饭.杨先生喜欢吃酸菜,学生家长见他爱吃,便每顿饭都有一碟酸菜侍候,才有了 ...

  • 狄树强丨岁月有痕(散文)

    年过四十,上有老下有小,中有娇妻贤婿,亲戚朋友一大群,整天忙不完的事情,停不下来的脚步.一年到头顾不得聚会聊天,来去匆匆,没有一刻闲情逸致,只有在遇到谁家有事情,才能坐到一起叙叙旧. 那天是一位好友搬 ...

  • 狄树强丨黄河书信(散文)

    这个题目是搬弄别人的. 表哥表嫂在珍珠婚之际做了一期访谈节目,在节目中展示了长达三十年的通信信件,第一封信跟第八十六封信跨越了三十二年.主持人即兴改编了一首诗"君住黄河北,我住黄河南,日日思 ...

  • 狄树强丨舍得(散文)

    寺河山秋季采摘节过后一个多月,山上的苹果园里就看不到满树果实的景象了,只留下挂着几片叶子的树干.遇到入冬第一场雪,树干上就什么都没有了,它孤零零地站在原地,期盼来年的春天. 春节前后是剪树的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