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感冒三例(附辨证思路)

北京的天渐渐凉爽下来,又到了流感的高发期,我把最近治疗感冒的案例总结一下供各位参考。
感冒分外感、内伤
这几例感冒都没有面诊,只是微信上说了下情况,就开药完事儿了,前后超不过十句话,为什么如此之快,就是要抓主症分辨表里。
一般来说感冒,就是我们常说的前一天着凉了,而后第二天出现嗓子疼、流鼻涕、发热等情况,很多大夫把这种情况都定义为外感感冒,用一些解表的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更有甚者用寒凉药下之。
但是这恰恰暴露了医生辩证不准的情况,因为外感感冒必发热、恶寒,而且发热一般还都是高热,38.5以上,头脚皆热,恶寒则是呆着就怕冷,最后一点就是脉浮。而现在人感冒都是咽痛、流鼻涕、打喷嚏、咳嗽、不恶寒、发热也是低热,超不过38.5度,脉更是不浮反沉,这一切都说明不是表证,而是里证,绝对不能解表、清热。
病例一
女:32岁 长期健身
8月26日自觉感冒,症状:嗓子痛感觉肿胀、偶尔打喷嚏、有一点清鼻涕,不咳。
辨证:不发热、恶寒,排除太阳经症,不能解表。必定是里证,无腹胀,排除太阴证;无吐,不烦躁,排除厥阴证;只能是在少阴证,最重要的症状也是咽痛,而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这也正是患处所在,所以必定是少阴证。
还有一个辨证思路,咽痛肿胀为虚火,偶尔打喷嚏、流鼻涕为肺虚,所以上焦有虚火,依然是少阴证。

处方:炮附子40 淡干姜50 炙甘草60 一天一付,若症状加重则一天一付半。

8月27日,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痒、干咳
治疗:456一天一付
8月28日,自觉好转
治疗:456一天一付半
8月29日,突然加重一直不停咳嗽,鼻涕少,自述咳但是不难受。
治疗:567一天一付
8月31日,白天不怎么咳,半夜猛咳,伴有全身出汗。
治疗:567 一天一付半
9月1日:嗓子痒,不怎么咳
治疗:567一天一付
9月3日:只是嗓子不清凉,其他症状全无,不咳。
治疗:456 一天一付
9月5日询问 已经痊愈,后改一周三次456。



病例二 男 12岁 我儿子
9月5日 眼皮发沉 想睡觉 下午开始发热38.1、流鼻涕、咳嗦、微恶寒。
也没把脉,傍晚直接熬了456(炮附子40 淡干姜50 炙甘草60),次日清晨退烧,写作业。456继续服用一周
病例三 女 37岁
9月4日出现嗓子疼、黄痰、清鼻涕,想不吃药抗过去。
9月9日来月经
9月10日发现可能扛不住,跟我说了情况。
处方:炮附子50 淡干姜60 炙甘草70
当夜出现发热症状,37.5度,月经停止。
9月11日上午退热,月经恢复,所有症状均减轻。先在持续恢复中。
处方:456


以上这几个病例,都是比较典型的内伤型感冒,偶尔一次着凉只是诱发因素,即便出现了发热,也绝对不可以清热去火,而是要温里去寒,虽然病人年龄症状都有不同,但是总体辩证的思路是一样的。
有人会想,这几个病例是病毒的还是细菌的?其实这都不重要,因为中医恢复的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而不是消毒杀菌。
关于中药与抗生素激素的区别,请点击下边链接。
四逆辈、抗生素、激素区别一文的补充案例 感谢好友半夜发来细节
最后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希望这些病例可以给你的中医学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