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起母系遗传演变框架的区域
相关推荐
-
古DNA揭示山东人群跨7700年演化:母系遗传结构具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3月5日发布消息说,利用高效的古DNA捕获技术,中国科学家合作团队首次对时间跨度近7700年的山东人群(距今9500-1800年)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 ...
-
山东人看过来!首个针对山东人群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获进展
作者丨崔雪芹 近日,<科学通报>英文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团队.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导,联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飞龙“捕手”
1784年,意大利博物学家科利尼见到了一块奇特的生物化石:全身骨骼清晰可见,细长的前肢成"展翅"状.这块化石来自始祖鸟的"故乡"--德国索罗霍芬.面对这种未知的 ...
-
科学脊梁——人类古DNA密码的破译者付巧妹
作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在长达数万年前的人类遗迹中不断探寻,在古DNA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世界瞩目的成绩. 我会坚定地跟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自己无愧于自己的身份,向困难 ...
-
袁隆平星、钱学森星……太空又多一颗中国星
浩瀚星空中又新添一颗中国科学家星--以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院士命名的小行星"张弥曼星".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揭示仰韶文化古人群母系遗传结构
揭示仰韶文化古人群母系遗传结构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5-26 09:15 X (记者崔雪芹)日前,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顾万发.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海 ...
-
2020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分析:山东理工大学项目数全国第一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深化产教融合. ...
-
山东最流行彩礼,浙江18.3万彩礼全国第一,你的彩礼有多少?
山东最流行彩礼,浙江18.3万彩礼全国第一,你的彩礼有多少?
-
山东黄金储量和产量全国第一,山东蔬菜产量...
山东黄金储量和产量全国第一,山东蔬菜产量全国第一,山东水果产量全国第一,山东啤酒产量全国第一,山东人平均身高全国第一,山东的私家车数量全国第一,山东人餐饮消费能力全国第一,山东食盐产量全国第一,山东当 ...
-
她建立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她建立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
我国最厉害的县城中学,清华北大录取人数达到217人,全国第一
高考是人生路上的一次选择,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经历.每年高考总会有人欢喜有人忧,考上了自然就高兴舒适,而没考上的也就会有一种沮丧落寞的感觉.但是我们要相信努力终会有回报,你付出的每一份汗水都是你未来的甘 ...
-
全国第一家红色政权银行诞生于广东海陆丰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一直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不断探索金融支持革命战争和创立新政权.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指引我国金融事业实现了一次又一 ...
-
【回顾】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
(二十三) 书法小知识:我们见到更多的是商代的甲骨文, 由于文字使用工具和书写载体的独特性, 使甲骨文的刊刻难以体现出当时文字的象形图画特点, 却促使文字向着线条化的方向进行了简化--金文中经过书写描 ...
-
【回顾】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二...
[回顾]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二十一) 书法小知识:对于篆书线条和结构形式的装饰性特征, 古文字学在对篆书名称的研究中有比较清晰的表述.在研究"篆"的最早字义中, < ...
-
【回顾】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
[回顾]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十九) 书法小知识:今天的人们在理解金石气息的时候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审美意态来感悟和欣赏, 倒不必非要直接面对刀刻斧凿的实物, 要进行蕴涵金石气息类艺术创作也不必 ...